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章(1 / 2)





  “您嗓子干痛?哎呦,这可是大事儿。”柳妈妈拍着大腿说,“要不老奴叫人去回春堂请郎中来?”

  “不用了,大约就是夜间火炭盆烤得太燥热了。”姜采青寻思,肯定是空气太干燥了,这古代也没有空气加湿器,等会子叫花罗拿个水壶在火炭盆上烧,给屋里弄些水蒸气加湿。

  柳妈妈给她屋里放了两个火炭盆,被窝还塞了汤婆子暖脚,这大雪天的夜里竟汗津津的,半夜叫花罗起来开窗透气——柳妈妈守夜会打盹,打盹还会打呼噜,好在花罗靠谱些,叫柳妈妈回去睡,自己在外间铺了卧榻守夜。

  姜采青暗暗决定,唯有这一晚上,往后再不让谁给她守夜了,屋里有人反倒睡得不安稳,她真怕半夜说梦话,说出什么事端来。

  “哎,您这身子可要紧,依老奴看,还是叫了郎中瞧瞧才放心。”柳妈妈一脸担忧的样子,十分想表现出关切来。

  一旁魏妈妈便说道:“青娘子既然不舒服,真要小心在意才是。不过这镇上的土郎中怕不牢靠,反叫人不放心,孕妇吃的药可来不得半点差池。要不您就先吃些甜软的东西养养,等雪融化一两日,叫人去城里请个名医来。”

  这话姜采青听着贴心,便点点头说道:“就依魏妈妈。柳妈妈,去跟赵二家的说,今日的点心要一样蜂蜜藕粉冻梨糕,干果之类就不用了,拿些果脯来。”

  柳妈妈一走,姜采青随意挑了几筷子,好歹吃了半块软糯的菱粉糕,便没了食欲。加上刚才的参汤,肚子里反正也不太饿。

  “青娘子每日用的这桂圆茶,老奴以为并不算好,不如换成菊花茶吧。”魏妈妈见花罗拾掇了碗碟出去,便沉吟道:“老奴私下觉着,娘子这嗓子干痛,怕不怪火炭盆烤的。”

  第17章 走心

  “我只是嗓子稍微有些干痛,并不重的,魏妈妈不用担心。”姜采青自己也没当回事,嗓子痛喉咙发炎,反正是秋冬季节常有的事,要是搁在现代,吃两粒薄荷糖就该好了,可这是古代,她可不想喝那黑漆漆的苦药汤。

  “嗓子痛并非小事,老奴看娘子这情形,恐怕是上火了。”

  上火了?秋冬节气上火自然是常有的,姜采青反正觉着自己没别的毛病,吃得香睡得甜,小胳膊小腿都长肉。

  “恕老奴多嘴,我看娘子用的多是荤菜,鸡鱼羊肉、桂圆、参汤,这些都是燥热大补之物,您这几日还是尽量用些清淡的吃食,夫人给您送来的东西里头,有几瓶玫瑰露和雪梨膏,正好拿来给您用,调理几日也就该好了。”

  原来病从口入。姜采青本就是个无肉不欢的人,到这张家之后,每日里一堆人操心她的吃喝,叫她吃得不亦乐乎,如今上火了怪谁?羊肉上火她是知道的,好在这时代的古人还没开始吃辣椒,若不然,早该长痘痘了吧

  干红辣椒配孜然羊肉,绝对是迷人的味蕾魔鬼,但也是身体上火的一大元凶,姜采青以前就曾吃得嗓子痛、长痘痘。然而历史上的辣椒,要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带回辣椒,再等一百多年之后才传入中国呢,起初还是被当做观赏花卉种了许多年。

  当然,古人并非不吃辣,丝绸之路给大汉朝带来了胡椒,它香辛的辣味迷倒了大汉天子,普通老百姓当时是尝不到的。古人调制辣味,除了胡椒,还有靠的麻椒和茱萸。然而麻椒和茱萸的辣味跟辣椒是无法媲美的,也因此,辣椒才叫姜采青时常想念。

  “家里的人怕也是不懂。”魏妈妈推开一扇窗子,见丫鬟仆妇们扫雪已经扫到抄手游廊那儿了,近处不该有耳朵,才缓缓说道:“有些东西,真不该给孕妇多用的,不管有心无心,人心都隔着肚皮,娘子凡事多思量才好。”

  姜采青心里有些窘,心说姜女士吃货一枚,每日的饭菜都是由着她自己点的,自己嘴馋罢了。她不是没去想过,如今张家这后院,就算有些个小心机,按说也无伤大雅,改变不了主旋律。你想啊,如今张家只剩她们这几个姨娘,命运还都指望她这“肚子”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孩子要是有个什么差池,家产落入族人手里,姨娘们谁也没有半点好处。

  从这个角度来说,众位姨娘们比任何人都盼望着“小官人”平安降生。

  起码目前,除了拼命把她当猪养,姜采青也没发觉哪个姨娘有不对劲。上火这样的小毛病,再平常不过,也不能把人怎么着,魏妈妈大约是豪门世家浸淫久了,满脑门子阴谋论,想太多了吧。

  当然人性复杂,这些姨娘一个个年轻貌美,很可能是不甘心守寡的,可就算想要改嫁,在她这儿也比落在张家族人手里容易些吧?姜采青这么一想,脑容量立刻就放到这方面去了。

  “魏妈妈大约想多了,只是上火的小毛病。不过你的话也给我提个醒,我定会凡事多思量的。”

  “兴许是老奴想多了。老奴昨日才来,知人不深,且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