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
大宋·哲宗时期
“话虽如此。”
司马光细细体察总理衙门文件里的遣词造句,然后说道:
“可以发现清廷的基本立场是主张对外派驻使节。
但夷夏之防也深深地镌刻在大清朝野的脑子里。”
“这种观念深深影响着朝堂政务的实际运作。”
“所以为免成为众矢之的,奕訢只能小心翼翼避开独断,欲向各省督抚将军们寻求一个集体决策。”
赵煦心中升起一丝疑虑,看向司马光。
“公之所言……出乎朕之所料啊。”
司马光则直白道:
“君子豹变。”
赵煦意味深长的看向司马光。
这意思是奕訢不独断是不好的?
可这是说奕訢吗?
还是在说朕?
而若是说朕……他可是士大夫啊……
共治天下啊……
……
【不过,总理衙门最终未能等待所有督抚将军提交反馈,便于1867年底做出决定:由美国人蒲安臣为领队,率一个正规使团前往欧美。
】
……
{不懂,为啥是美国人领头?}
{这可能是因为蒲安臣已卸任美国驻华大使,返回美国的日期将近,时间上已经不容总理衙门继续拖延等待地方督抚们的回复。
}
{同时清廷内部又找不出合适的领队之人,必须仰仗蒲安臣的帮助。
}
{找不到合适领队?}
{派使团出洋是第一次,谁也说不准是好是坏,所以谁也不表态,而这边时间到头了,总理衙门又不想背独断的锅,那就把锅递出去咯。
}
{事后曾国藩与李鸿章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此后对外使节应该源源不断,即便有很多人不合格,其中也肯定会有苏武、班超这样的人才,妥妥的事后表态。
}
……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抱着双臂,一脸复杂。
“由洋人率领一支外交使团出使欧美,可谓鲜见的外交奇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