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南阳、汝南两郡各抽调一万青壮,编为十营,每营作战十日即轮换返乡务农,确保秋收不受影响。
战时由老兵统带,配发改良强弩与火油罐,专打伏击。
战事爆发于四月初八。
司马懿亲率八千精锐夜袭武关,以为守军薄弱,可一举突破。
岂料刚入峡谷,两侧箭雨如蝗,火把骤燃,滚木?石倾泻而下。
黄忠伏兵四起,前后夹击,司马懿大败,损兵六千,仅率千余残骑逃回宛城。
更致命的是,马元义在撤退途中被民兵团围剿于丹水河畔。
此人原为黄巾余孽,杀人如麻,百姓恨之入骨。
擒获后,袁术下令将其押至洛阳工地示众三日,然后公开斩首,头颅悬挂城门。
此举震动天下。
连江东孙权也叹:“袁公路以民为兵,以田为阵,真不可测也。”
五月,洛阳太庙地基落成。
袁术召集百官举行祭礼。
他再次捧出半块玉玺,置于香案之上,率众三拜。
礼毕,宣布设立“天下书院”
,广招寒门子弟,不分南北,不限户籍,每年春秋两试,择优授官。
首期招生三千人,教材以《孟子》《荀子》《盐铁论》为主,辅以算学、农政、水利实务。
他还颁布《言论令》:“凡民间著书立说,评议朝政,只要不煽动暴乱、不勾结外敌,皆属自由。
官府不得拘捕,不得焚稿,不得株连家属。”
一时之间,南北才俊纷至沓来。
连许昌都有学子乔装南下,只为听一场政学堂讲座。
有儒生撰文称:“自秦以来,未有如此开明之世。”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六月,旱情突至。
长江流域滴雨未降,稻苗枯黄,井水干涸。
多地出现饥荒征兆。
章会忧心忡忡:“若再无雨,秋粮必绝,百万民众将无以为食。”
袁术却镇定自若。
他早于去年便下令修建“十二陂塘”
,在各大河流支流筑坝蓄水,专备旱年应急。
又推广“双季稻试种法”
,在湿润低地先行育秧,待雨季再移栽。
此外,南方海贸已通,自交州运来番薯、芋头等耐旱作物种子,分发各县试种。
他亲自巡视灾区,下令开启“战时粮配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