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34;这个好。
&34;
“咱们府上也得备一个才好,省得雷雨天老是不安心。”
也有少数一些人开始对避雷针的
原理感兴趣,这些电为何被传导到地下就消失了?
【在富兰克林之后,一个叫伏特的人受到启发,发明出了一个类似于莱顿瓶但是用处比它要更大的东西。
】
【它既可以储存电力,也可以运用里面的电力。
】意大利科学家伏特正在做一个很新奇的实验。
他将一块薄锡片和一个银币分别贴在舌头的上下两端,然后拿一根金属导线连接它们。
舌头开始出现了麻木的感觉。
伏特欣喜若狂:&34;这就是触电的感觉,导线中有电在流动。
还有一嘴的咸味。
啊呸呸呸。
&34;助手问:&34;为什么在口腔里可以实验成功?&34;
伏特最终得出结论:“或许是因为口腔中有着某种酸性物质,或许我们可以用酸来试试。”
他们试验了多遍,最终确定稀酸是可以作为导体的。
他把几个盛有稀酸的杯子放在一起,每个杯子中装有一块锌和一块铜,将前一个杯子中的铜片和后一个杯子中的锌片用导线连接。
助手捏起导线的两端,身体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他欣喜不已:“真的有电流通过!”
伏特利用这个原理开始制造储电装置,一块铜板和一块锌板中间夹一块浸透了盐溶液的圆纸板,不断地堆叠上去,然后用金属导线连接。
当电路闭合的时候,电流产生了。
【这其实不就是电池吗?】
【不过在当时还没有电池这个词,这东西被叫做伏特电堆。
】
【伏特电堆成为了电报机的主要动力来源。
】
一位穿着蓬蓬裙的西方少女跑到邮局中:“我想发一封电报。”
电报员将她的内容通过电报机发出去:“已经发出去了。”
&34;什么时候会收到回信?&34;
&34;如果他正好在电报局里,那马上就能收到,如果不在,可能一两天吧。
&34;
&34;电报!&34;
天幕前的帝王和朝臣们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这东西是他们想的那样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