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Up满脸问号,这是什么替身文学吗?
不久后御史上奏,众皆战栗。
大约是通政司的环节泄密了,很多人都听说了,事情是杨荣最先提的。
大家故意推举他成为祭酒,以求
他离朱棣远点。
——这事儿看得出,八人小群平常聊的都是敏感话题,属于那种爆出聊天记录容易社死的。
走微信还担心被企鹅偷窥,最最好的,定然还是面聊。
】
朱棣不开心了:“什么替身啊!这是替身的事情吗?这是我对他的爱护!当时的通政司的主官是谁啊?怎么那么八卦,还泄密,不知道我说的秘密都不能泄露的吗?"
【朱棣允许7人用有文渊阁印的密疏,随时与自己沟通。
文渊阁印“不得下诸司。
下诸司以翰林院印”
。
XX印是一种特殊的身份识别标志,书信往来时,收信人看到印记就明白了,哦,是他啊。
比如朱元璋就赐给朱标白玉印,曰"大本堂记",马皇后曰"厚载之记"。
朱棣给朱高炽“人主中正”
(他还是爱他儿的),朱高炽后来转手给了朱瞻基。
可以看到,翰林院内有两个印。
七人小分队有别于其他普通翰林,便是他们有了特殊的文渊阁印。
】
朱棣顿时看向他老爹,双眼晶晶亮。
诶,不提这个,他一时都没想到,自己的印章还没拿到呢。
老朱看着朱棣,心领神会,点点头:"好的,茶语之记。
"朱棣:"???"
【我们理一下。
朱元璋建立通政司,允许大家通过密疏的办法,和皇帝说悄悄话。
建文呢,他在位4年间,据说收到的悄悄话多达上千封,想来也是在积极鼓励大家私信聊天。
朱棣继承了他爹、他侄儿的风气,开始指定某些人经常和自己说悄悄话(朱允炆也许也这么干了,但没有史料留存)。
这种指定行为,往往被视为殊荣、亲近,和秘密、不公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