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马皇后偶尔含笑垂询,众人也恭谨的应答,一时殿内笑语晏晏,其乐融融,好像无形中巩固了君臣之间的纽带。
徐仪与王柔远则是奉皇后的命令,去外殿取早就备好的佛经,这些佛经都用明黄的袱子包好,只待命妇们走时一人请一卷回去。
今日法事,皇后娘娘广邀官员女眷,但品阶稍低的命妇与宫妃只得列坐外殿。
外殿的光线比正殿稍暗,一排排的紫檀木架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抄录好的经文卷轴。
恰逢中场歇息之时,诸位女眷也是三两闲坐,低声私语,手捧茶盏,闲话家常。
徐仪很快注意到窗边一个形单影只的身影。
那人身着宫妃服制,身形窈窕,眉眼深邃,只是神情间带着一股化不开的疏离与戒备。
是达定妃,皇帝的后妃中,当属这位最令人津津乐道,不仅因为她是蒙古人,还因为她曾是陈友谅的妾室。
王柔远也看见了她,脚步微微一顿,随即脸上便堆起了无可挑剔的,温婉贤淑的笑容。
她上前一步,微微屈膝:
“见过定妃娘娘。”
达定妃显然没料到有人主动攀谈,她的目光在王柔远身上打了个转,复又锐利地定格在徐仪身上,眸中警惕之色,丝毫未加掩饰:“秦王妃,有礼了。”
王柔远察觉她的锋芒并非指向自己,于是回头看了徐仪一眼,徐仪会意,含笑上前一步,福身行礼:
“娘娘与王妃同出蒙古,定有许多体己话要说。
这佛经卷轴繁重,我带人去清点便好,王妃在此陪娘娘叙话,歇歇脚吧。”
言罢,她借故将王柔远身边的宫女一并带走。
待她们离去,达定妃眸中戒备之色才淡了几分。
外殿这一处无人在意的角落,只剩下两个同样来自蒙古的女人。
王柔远也好像松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松弛下来,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再也藏不住的疲惫与委气:“在这儿,连喘口气儿都有人盯着。”
她这话没头没尾,说的又是蒙语,带着草原上信风一般的调子。
达定妃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那双深邃的眸子,终于从戒备转为审视,才用同样流利的蒙语回道:“秦王妃这话说的,倒叫人意外。
我可听说,从前的王妃,连自个儿的宫门都懒得出,更别提与人周旋了。
今儿个这是转了性,竟有兴致在宫里长袖善舞?还和魏国公家的大小姐交好?”
她的语调平平,但言辞尖利。
王柔远闻言,只是苦涩地一笑,那笑意没到眼底,她低下头,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袖口的精致绣纹,那是一朵盛开的牡丹,富贵逼人,可在此刻,却显得格外讽刺:“娘娘说的是从前了。”
她低声呢喃,像是在说给自己听,“人,总是会变的,不是吗?不变,就只能任人踩在脚底下,过着夫君视我如无物,奴才敢欺我于无形的日子。”
她抬起眼,目光直直地望进达定妃的眼底,那里面有不甘,有委屈,更有几分破釜沉舟的狠劲儿:“从前是我天真,以为只要自己安分守己,就能得个清净。
可后来才明白,不去争,不去抢,人家就只当你是个畜生。”
达定妃闻言倒有些惊讶,她的消息也算灵通,王柔远带伤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事情她也听说过。
宫中虽传言是秦王妃不慎跌伤,可她心中却存着疑影。
王柔远乃是皇帝安抚前朝遗民的棋子,皇帝对其重视有加,以礼相待,恨不得向天下人展示大明朝对天下子民一视同仁。
若是在皇帝的重视下还能受伤,这罪魁祸首,怕只能是与王柔远朝夕相处的朱樉了。
她看似安全的处境里,同床共枕的丈夫就是最危险的人。
王柔远却仿佛积压了许久的郁气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唯有自己攥住权柄,站稳脚跟,才能活得像个人样。
娘娘您深居宫闱多年,想必比妾身,更懂这个道理。”
达定妃静静地听着,指节不自觉握紧,微微泛白。
王柔远的这一番话说到了达定妃的心坎里,于是她眸子里,最后一丝警惕也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饶有兴味的算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