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宫闱之内,风声鹤唳。
宫人们个个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落得个掉脑袋的下场。
自朱元璋回宫以来,每日脸色都阴沉得可怕,压得整座皇城喘不过气来。
回宫当日,皇帝就径自往坤宁宫去,宫人们尽数被屏退于殿外。
无人知晓在那紧闭的殿门之后,帝后二人究竟说了些什么。
只是自那日后,皇后娘娘便面色憔悴,虽依旧强撑着处理宫务,眼底的忧色却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
紧接着,坤宁宫便请了许多高僧入内,日夜轮流在特设的佛堂坐镇。
悠长而肃穆的诵经声,像是细密的雨丝,每日不绝于耳,飘荡在宫城的每一个角落。
徐仪立于宫阶高处,看着远处一位妇人着深青翟衣,在内官导引下,正徐徐拾阶而上,渐行渐近。
那内官一见徐仪,脸上即刻堆起谄媚的笑,心中暗忖这位可是皇后娘娘跟前的红人,于是躬身行礼道:“徐姑娘与令堂母女情深,竟亲自来此迎候。”
他身后的谢佩英勾了勾唇角,看来女儿在宫中广结人缘,怪不得方才这司礼监的太监为自己引路时,便格外殷勤周到。
“渠公公才辛苦。”
徐仪回以一笑,素秋会意,上前朝渠成塞了个巴掌大小的布袋。
渠成掂着手里的重量,笑意更浓,将其塞进衣袖,一边说道:“为姑娘办事,谈何辛苦。”
说罢便识趣地退至远处,留下徐仪母女独处的空间。
谢佩英敛了神色,问起宫中近况。
徐仪望向远处佛堂飘渺的香火,想起这几日坤宁宫昼夜不绝的诵经声,眉间不由染上愁绪:“皇后娘娘总劝陛下治国当施仁德,不可轻动杀伐。
可这一次,陛下在临濠,只一挥手,就要了成千上万人的命。”
她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皇后娘娘嘴上不说,可心里比谁都煎熬。
日夜焚香诵经,说是超度亡魂,可诵经超度,终究只是求个心安,换不回那些枉死的性命。”
谢佩英面若寒霜,目光扫过远处巍峨的宫殿轮廓,那金色的琉璃瓦在惨淡日光下,泛着冰冷的光,她冷声道:“皇后娘娘菩萨心肠,可陛下却是把无人能阻的屠刀。
他要的江山永固和无人敢逆的绝对权威,任何胆敢挑衅之人,都注定只会是刀下亡魂。”
徐仪在皇宫时日也不短,自是明白母亲所言皆是现实,许多事纵有不甘,亦无力扭转。
谢佩英这才提起此次进宫的要事,除却为皇后解语排忧,更要紧的是推举姚广孝入宫。
她语气郑重:“此事非同小可,我让吴廷忠暗中查访月余,确认此人确有可用之处。”
她望着女儿,眼中掠过深意:“往后一段日子,这宫里怕是要掀起事端。
你与燕王的婚事虽已定下,可一日未拜堂,便存一日变数。
若遇拿不定主意之事,可遣人寻他问策——此人智计深远,能为你指条明路。”
徐仪垂眸应是,心中却似压了块石头,沉重的坠着。
坤宁宫内,所有的宫人,都被马皇后挥手屏退到了殿外。
偌大的宫殿,只剩下这对从微末一路扶持走来的帝后。
“你还在为临濠的事,跟咱置气?”
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愠怒。
他坐在马皇后身边,想去拉她的手,却被她不着痕迹地避开了。
马皇后的目光空洞,看向窗外:“陛下是天子,言出法随,臣妾一介妇人,哪敢与陛下置气。”
这疏离的称呼,让朱元璋眉头一皱。
他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
“咱知道你心善,见不得血。
可却是那些刁民有罪在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