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61年7月的某天,袁老在试验田里观察水稻。
突然,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
熟悉课文的同学想必已经发现了,我说的正是第一节的第六自然段,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部分。
】
【袁老一看激动不已,这棵水稻的稻穗又大又齐,籽籽饱满,种下去简直可以产一千斤啊!
】
西汉。
赵过差点没把碗扔到地上:“多少斤?!”
他不会听错了吧!
建章宫。
卫青也有点激动:“一千斤,那是我大汉近八年的粮食产量!”
刘彻抱臂,一手撑着下巴若有所思:“朕总觉着没有那么简单。”
果然——
【但现实却是这株水稻种子种出来的秧苗高的高矮的矮,成熟期也很不一致,根本比不上它们的爸爸。
】
秦朝。
农家侠魁意料之中的叹了口气,他就知道,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可是还是忍不住失望,要是能一举成功就好了,能少饿死多少人。
【袁老并没有气馁,他坚信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
根据这个思路,他将研究分成三步。
第一步,他要找到一些基因异常的水稻,这些水稻雄蕊正常,但是因为异常基因导致雄蕊没有花粉,这种水稻可以说是万里挑一;
第二步,找到正常水稻,给雄蕊没有花粉的水稻授粉,同时还要使那些异常水稻的特性得以保持;第三步,将正常水稻与雄蕊无花粉水稻结合,他们的后代才是杂交水稻的种子。
以上就是水稻研究中最常见的三系法。
】
秦朝,乡野。
农家侠魁仔细听着水镜中的方法,忽然全身颤抖起来:“竟是这样…快!
快!
把上面说的方法记下来!”
几个穿着短打的年轻人早已在竹简上记录起来,脸色激动得通红。
他们在田里耕作了一辈子,受尽白眼与轻视,可是没有农作哪有粮食?如今有这三系法,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操作可能会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但起码提供了一个方向,若真能参透一二,说不定,说不定……
诸天万朝农之一道上有研究的人都忍不住心潮澎湃,为着一个尽管有些渺茫的希望。
【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十分艰难。
袁老选择了最朴素的办法——一株一株地找。
炎炎烈日里,他拿着放大镜,将身体弯成90度,在稻田里待了两个月,观察了十几万株水稻,最后找出来6株。
他将这6株水稻种下,经过精心培育,6柱水稻最终增加到700多棵。
他将这些水稻全部种在了自己的试验田里,这是他的第一次大田实验。
水稻长势很好,他很有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