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44章 故都的秋2(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到处是花色凋零,翠叶零落,好景尽数衰残,如此秋日,又有什么可值得眷恋的呢?"

苏轼听完提问,饶有兴趣地对着弟弟说道:“写秋名篇,古已有之,我倒是觉得刘梦得那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最得我心。

子由你说,那故都的秋,是怎样入了郁达夫的心?"

苏辙有些无奈:“兄长又要考我。”

苏轼笑眯眯,聊天的事,怎么能叫考呢?

苏辙顶着自家哥哥含笑的眼神,只好答道:“后世文章用语直白,依我所见,他所谓故都之秋独特之处,在于清、静、悲凉之感。

"

话音刚落,便见水镜中的画面上出现了首段的文字,苏辙所提到的那句正好标红:【是的

,在郁达夫看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苏轼看着苏辙笑了起来:“子由果然答对了。”

我弟弟真厉害!

&n-->>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bsp;苏辙:……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已经不是稚童了,有眼睛都能看到好吧!

苏轼装作没看见弟弟的怨念,盯着水镜上的文字开口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这句话似为强调,但……是不是有些不够简练?"

他默默将那句“啰嗦”

换了一个说法。

苏辙经他说也发现了:"后世为文,倒也不嫌繁复。

"

不是说写的不好,是真有点不习惯。

【这里,郁达夫特别点出了北国的秋,因为北国的秋有如上特点,所以他不远万里要从杭州赶赴。

杭州是南方,青岛是北方,按理说能饱赏北国的秋意了,但郁达夫没有停驻,而是继续向北,去到了北平,为什么?

很显然,在他看来,北平的秋味更浓,青岛的还差点意思。

所以说,这里作者不惜笔墨,写“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

,恰恰照应了那句“不远千里”

杭州→青岛→北平,三个地名的转换,本来就暗含奔赴、寻访之意,也就更衬出了作者的眷恋之情。

水镜下的众人一齐沉默。

没错,这种感觉他们已经很熟悉了,先前听《短歌行》时就出现过。

"这大概就是楚棠经常提到的,阅读理解吧?"嗯……好像一下子更能领会这四个字的意思了呢!未央宫。

刘彻将溜到嘴边的“废话”

咽了回去,转而开始关注文中提到的地名:“杭州、青岛、北平,只知南北,不知具体可对上今时的何地?"

太极宫。

后面的李世民多掌握了一个信息:“开皇九年,隋文帝改钱唐郡为杭,吴山越水确为典型的南地风光。

青岛与北平俱在北地,天子守国门,北平莫非是幽燕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海贼王之雷神法王全球高考风暴我是地球治理者糙汉与娇女君临彼岸分手后,我闪婚了个隐形富豪蜀山剑宗系统交锋我在大秦卖火锅(美食 红包群)无瞳桑吉漂在诸天的日子虚空崛起学霸型科技大佬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小心,前方高能全职高手之世邀赛同人悠闲修道人生妖魔哪里走农门长姐:当家种田开商铺一念成仙我靠和霍少恋爱续命这号有毒催妆皇明天子妃要爬墙:王爷来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