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50章 故都的秋结尾+琵琶行序(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感叹:“战胜之后犹被除之后快,郁达夫为抗战之助力,必不只楚棠话中所叙寥寥。

革命烈士,是指那些为抗战牺牲之人?"

李斯道:“‘革命’一词,出自《易辞》;烈为火猛,又有刚直、坚贞之意,此谥倒也恰

当。”

嬴政不置可否:"后世所谓‘革命’,似与《易辞》不同。

"

但他暂时无法参悟其意,只好将目光投放到另一个关注点:“新朝初立便该表彰有功,敌寇1945年便已投降,怎么到1952年才追认?"

1945到1952,中间竟隔了七年之久,到底是因为什么耽搁了?

【《故都的秋》里,展现的是一个具有传统气质的现代文人独特的雅俗交融的审美趣味,对秋的叙述,对秋日清、静、悲凉的呈现,都有一种唯美的色彩,所以我们很容易认为郁达夫就是个忧郁的文学青年。

但事实上,大厦将倾的时代里,但凡有一点良知的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他曾举起个性解放的旗帜,和郭沫若、和鲁迅等人一起,向着几千年封建思想掷下投木仓;又在国家存亡之际与无数志士共同战斗,无所畏惧地迎向敌人的屠刀;

他有忧郁萧索的情怀,又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狂猬之气,更有令人侧目的铮铮风骨!这些都共同组合成一个郁达夫。

另外,他还是个通才,除了散文小说,旧体诗词也写得非常好,简单看两句:

“三分天下二分亡,四海何人吊国殇”

,"好是阳春三月暮,沿途开边紫藤花”

,"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最后一句莫名给人一种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

的感觉。

五四一代文人,既有写作新文学的能力,古典文学修养也很深厚,确实是新旧交替的一代了,大家感兴趣也可以看看。

水镜下的文人学士眼前一亮,说到这他们可是专业对口了!

白居易停下笔细细品味着:“好是阳春三月暮,沿途开边紫藤花。

造语清新、明白如话,真是深得七言绝句之妙!"

原以为郁达夫只是什么新文学作家,没想到也写古诗词,还写得这样好!他觉得彻底释然了。

“三分天下二分亡,四海何人吊国殇。

真是沉痛又悲愤,郁达夫果然笔笔不忘救

时之志!”

陆游对这一句实在是赞赏、感佩极了!

李白和杜甫也觉得不错:“这几句诗自然明畅,有以景写情,有以情绘景,确实可以载于诗谱。

"

李商隐同样觉得喜欢:“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逃婚后,我成了女将军低维游戏黑暗侵袭,我的职业是光穿成太后只想咸鱼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从圣域开始的圣斗士生活都市之国术无双全职艺术家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长姐穿越啦特摄公寓无限地球卫士冒牌金手指重生之绝世废少锦鲤小美人投影升级之旅闪婚而已,首富老公别太爱帝妃她富敌三界末世之菩提空间山野小神医十二星云录科技尽头道长去哪了在惊悚世界无限开挂遮天之狠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