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苏轼真还挺喜欢白居易的。
】
唐朝。
白居易嘴角微扬,没有人听到别人欣赏自己会不高兴,更何况那个人还是个诗词绝佳的大才子。
辋川。
王维听得那句“居士”
,眼眸亮了亮,联想到苏词结尾的“人生如梦”
,忽然有所明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苏轼与佛有缘。”
话音刚落,楚棠放出第二则材料,恰好就是王维刚刚吟的《金刚经》。
一旁的裴迪看着好友眼中的欣然没有说话,他还是不懂信佛有什么好的,不过苏轼似乎,确实从中得到寄托?
【他说人世间的一切缘起缘灭,就如同梦幻一般,像泡沫中的幻影,像露水、像闪电,刹那逝去无痕,我们应该以这种态度看待世间万物。
滔滔江水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淘尽了周瑜的功业,自然也会淘尽他的苦难。
人在痛苦的时候总会向宗教里去寻求解脱,苏轼在定慧院中与僧众一起诵读佛经,后来又造访山寺,佛家的平和圆融慰藉着他,“
如梦”
一句(),已有释音。
】
客栈。
苏轼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他笑着说:“先前父亲雅好佛经,与名僧交游、谈论佛理,母亲亦笃信佛教,宽仁慈爱。
我长于父母膝下,经年之后异乡漂泊,竟还受着二老的荫庇。”
说到最后,话里已经有了慨然。
苏洵唇角动了动没有说话,这个儿子机敏博学,颇通释典,他向来是欢喜的。
只是,一想到儿子最终将目光重又投向那些佛经文字,竟是为了抚平心中惊惶伤痛,他心里就难受得厉害。
唐朝。
白居易似有所感:“彼时东坡之上的我,该是与苏轼一样吧!”
向释典中求安宁。
百代诗人,有哪个是心甘情愿隐向山林?
另一边,向来对佛教颇有微词的韩愈面无表情,时下人心动荡,古道不存,九重之上的帝王也溺于佛理,他对佛教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苏轼信什么不好要信佛,哪怕他信道呢?
这个念头刚在脑子里转了一圈,他就看到楚棠放出下一则材料了:【苏轼的启蒙老师是道士张易简,成人后,他也经常与道士交往。
他除了自号“东坡居士”
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号——“铁冠道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