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幸赖得綦崇礼顾念亲情,鼎力营救,否则李娘子便要枉受两年牢狱之灾。
他又是唏嘘又是心伤,吩咐道:“备一份礼,送到表少爷府上。”
就当是他的一份心意。
【经此一遭,对李清照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但她已经无暇顾忌个人悲喜,这年,南宋朝廷遣使出使金国,李清照作诗为使臣送行,“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表现殷殷爱国之念,希望两位使臣能为国尽忠,勿失国体,更希望朝廷能鼎力抗金,收复失地。
可膝盖向后长的朝廷哪听得下这些?一片丹心,竟作废纸呈。
她老了,无夫无子,又无亲随,傍身的,竟只有萦怀的愁绪。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她已然没有了梳妆的心思,眼前种种,物是人非事事休,想要说话,眼泪却先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不想沉溺在这样的痛苦之中,希望可以趁着双溪春景正好的时候泛舟散心,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又是一年上元节,这是汴梁最热闹的节日,李清照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旧事。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
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
()济楚。”
触目满城繁华,未识干戈祸,少女最无忧。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楚棠一边讲述,一边将涉及的诗词贴在屏幕上,众人看着水镜上的文字,竟不由得湿润了眼眶。
西北。
范仲淹起身肃立,眼神动容:“女子之身,不忘山河。
大宋男子,但见这两首赠使之诗,当自惭形秽才是。”
汴京。
苏轼叹息不已:“还记得她少时那首《如梦令》,写兴尽晚回舟之乐,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可后来竟成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其间种种,怎不令人唏嘘?”
他又想起这徒孙点评文坛前辈,是何等疏阔洒脱,可后来呢?家国不幸,竟累她至此!
再看那水镜上的词,苏轼已经有些不忍卒读了。
大周。
上官婉儿悄悄抹了抹眼泪:“昔时繁华,今日萧索;惜时游乐,今日闷坐。
今夕对照,愁绝惨绝。
这最末一首《永遇乐》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读之真令人潸然泪下。”
上官婉儿之前还为那句“千古第一才女”
而不平,此时却当真觉得,宁愿不要这第一的虚名,来换一生平安喜乐才好。
【带着这样的慨叹,我们再回到原词。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翻覆无常的何尝不是世事,是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