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疟疾是自殷商卜辞记载以来的大疫,天下百姓苦之久矣,若当真有了这药,不知要挽救多少黎民。
民安则国定,刘彻比谁都明白这里的含金量,所以并不敢马虎。
对于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底下的众臣自然不会说什么,山呼着陛下圣明。
倒是随侍的太医犹犹豫豫道:“陛下,臣臣想亲自入蜀,研制草药!”
他一咬牙,将心中的想法不管不顾地说了出来。
“你确定?”
刘彻沉默了一会儿,反问道。
随侍的太医一点头:“确定!”
他还年轻,后世人尚有如此勇毅之探索精神,他作为老祖宗怎么能不效仿贤者?况且水镜指路,这是天降机缘,任谁都明白疗治疟疾的意义。
巴蜀之行,他必去!
刘彻闻言微微颔首,也没有再说什么,冲他摆摆手:“准了。”
太医令拱手拜谢。
其他诸朝的帝王同样迅速抓住重点作出积极反应,更有不少太医亦主动请命入蜀。
纵然他们现下还不知道什么□□、中性提取物,什么从分子到药物他们也听不懂,但黄花蒿可治疟,操作手法是绞取汁,这些都是如今明明白白能做到的,那谁还坐得住?
唐朝。
孙思邈迅速在药庐中收拾了起来,刚进来的小弟子还有些疑惑:“师父,您这是?”
“为师要入蜀寻药!”
与此同时,东汉的张仲景、东晋的葛洪、明朝的李时珍,甚至宋朝的张小娘子都动了入蜀的心思。
一时间,各朝各代的蜀地顿时热闹起来,几年之间,来往医者络绎不绝。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屠呦呦女士从传统中医药中得到启发,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传统药学研究,改善提取方式,成攻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这说明她既能吸收传统医学的经验,又敢于创新。
她没有固执地迷恋传统医药,也没有对现代医学顶礼膜拜,她清晰地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最终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从这个角度来说,她及她的研究成功,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
明朝。
李时珍忍不住笑了一下:“楚姑娘很会说啊。”
好友吴国伦闻言赞同地点头:“诗经有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创新,再创新篇,以古为镜,再创新篇,如此代代革新,方有医术之更上一层楼。
此论实在精妙!”
“是啊。”
李时
珍有些感慨,“我等也是继前贤而观时症,现在之手段比起黄帝是如何?比起秦汉又如何?后世不仅效前朝,还习自异邦,真有取长补短之效。
我的眼光也要开阔些咯!”
吴国伦哈哈大笑:“这么说,东璧兄的《本草》又要厚上一番了?”
“但当尽力,但当尽力啊!”
【再看“发展与超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