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 126 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6(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晋灵公不君,则书史以戒;宋室庙堂昏,则以话本杂说垂范,以救人心。

小说家而有史家笔法,确是雅正。”

一直垂眼缄言的房玄龄认同道。

旁边的孔颖达也接过话头,他才高学富,曾为前代典籍作疏,也更擅长发明幽微:“先时,周代设采诗之官以明得失,人有怨谤,歌之于诗,上达天听。

仁人君子,即赖此以讽谏其君。

《水浒传》言乱自上作,正是《诗经》风雅之意。”

以史为鉴是贞观君臣的共识,李世民对二人的话深以为然:“当年隋室暴虐,海内沸腾,反隋之军四起,何尝不是因为乱自上作?”

他既叹息又觉可戒,帝昏国乱,从古亦然。

君臣三人的谈话俱是良正之言,想来传世之书,必有补救人心之义。

先时对“逼上梁山”

已有所感的魏征也忍不住跟着一抒己见:“宋徽宗以小道为擅,高俅亦以小道见宠,上有无道之君,选任无道之臣,正人君子必不得寸进。

正人君子不仕朝廷,奸佞大行其道,百姓必处其困。

流人生,国本乱,自上而下,宋治之序已失矣。”

说罢,他敛容拱手,向着上首的君王躬身一拜。

御座上的李世民没有立即说话,他看着面前的肱股之臣,贤明如太宗文皇帝当然听出了臣子的意思,魏征表面说的是宋事,实则仍有向他谏言之意。

殿中诸臣,大多与他一样经历过隋末乱世,强大的隋朝在无道之君的手下两世而亡,其冲击力不亚于秦之速亡带给汉世的惊心,所以贞观君臣莫不以隋为戒,兼言前代史书。

良史垂范,可知兴替。

如今后朝的诗文话本,仍在反复述说相同的题旨,而魏征不为避讳,向他直言,李世民庆幸朝中尚有如此良臣。

“魏卿。”

他抬手示意魏征免礼,喟然而叹,“朕如今愈发明了汝之谏言。”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君王正身,方能黜恶。

贞观君臣看得出来,文人雅士对这些主题深韵的感受就更加敏感。

北宋。

苏辙不无感喟道:“后人说兄长以诗为词,将言志之道引入词章,一变‘词为小道’之说。

话本杂说又在词下矣,后朝文人却仍以雅正相求,归在讽谏。

诗骚传统,千载不灭矣。”

苏轼点头笑笑,心中却难免沉重。

那书中所写,虽有虚构之言,可到底是未来的大宋,叹服之余,岂可不忧?明朝。

施耐庵听罢水镜的讲述几乎忍不住想击节赞叹。

金圣叹的名字先前就出现过,他有印象,没想到这人不仅对林冲评得精评得准,连自己书中深意也能一一道出!

“‘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

’此句深得我书中深旨!”

他的兴奋溢于言表:“古人说文章知己,千载相知,某今日也信了这句话!”

黄安。

李贽也对金圣叹的观点表示赞许:“水浒一百单八将俱是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盖因宋室不竞,冠履倒施,方有此祸。

施耐庵作此书自有发愤之意,不可等闲观之。”

一旁的好友耿定理惊奇地看了他一眼,竟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天知道他听到那句“乱自上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逃婚后,我成了女将军低维游戏黑暗侵袭,我的职业是光穿成太后只想咸鱼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从圣域开始的圣斗士生活都市之国术无双全职艺术家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长姐穿越啦特摄公寓无限地球卫士冒牌金手指重生之绝世废少锦鲤小美人投影升级之旅闪婚而已,首富老公别太爱帝妃她富敌三界末世之菩提空间山野小神医十二星云录科技尽头道长去哪了在惊悚世界无限开挂遮天之狠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