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37章 番外之真正的结局上(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祥林嫂的询问并非出自偶然,是绝境中人对命运的最后一丝微弱反抗,若有灵魂与地狱,她便会被锯成两半;若无灵魂,她则可以免于死后惩罚,但却又见不到儿子阿毛。

此时的祥林嫂其实处于深深地纠结与恐惧里,那么她向我问询,其实便是在向我……】

“求救。”

李清照眉目忧虑地吐出和楚棠相同的字句,只是……她设身处地的思考一番,也觉得有些踌躇:“祥林嫂到底是希望有,还是希望无呢?”

她想干脆告诉对方所谓寡妇不许改嫁是无稽之谈,鬼神是虚无缥缈之事,但若祥林嫂当真期盼与其子团聚,那岂非亦是悔她希望?

【“我”

的心理活动其实很好品,在面对问询时,“我”

最开始想的是,“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这是一个难得为祥林嫂考虑的人。

【但这个人却经不住祥林嫂的进一步询问,在她接着追问“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时,“我”

的反应却是“吞吞吐吐”

“支梧”

“胆怯”

“匆匆的逃回”

,“我”

祥林嫂,但对她的困境无能为力。

对民众提出的生死、灵魂等精神性、超越性的问题,“我”

是缺乏关切与思考的。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在面对民众实质性问题时的窘迫与捉襟见肘。

“我”

的形象,照见了知识人灵魂深处的浅陋与荒芜。

大家显然发现了一点,启蒙知识分子和民众之间是有距离的,被启蒙的民众其实是无助的。

北宋。

欧阳修心里有些感触:“为学一途,兼善天下。

吾辈学人当与民同乐,亦当与民同忧,民有困而难解,其与民终隔一层。”

亭林。

顾炎武若有所思:“我常道学问当经世致用,鲁迅书中之‘我’一见实事则仓皇无措,虽有救民之心,而经世致用却已成为空谈。”

他没来由生出些许惊醒,自己所谈的经世致用,若无法解决百信实际问难,无法正真真正于时有补,那岂不是与那帮道学家之空谈心性沦为一途?!

这么想着,顾炎武觉得后背顿生凉意。

【这样的悖反在鲁迅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药》中,革命者夏瑜为民众牺牲,民众却并不理解他的行为,反而将她的血当作所谓救命的药;《阿Q正传》中,阿Q则认为革命只是抢了地主老爷的东西,自己做地主。

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始终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北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逃婚后,我成了女将军低维游戏黑暗侵袭,我的职业是光穿成太后只想咸鱼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从圣域开始的圣斗士生活都市之国术无双全职艺术家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长姐穿越啦特摄公寓无限地球卫士冒牌金手指重生之绝世废少锦鲤小美人投影升级之旅闪婚而已,首富老公别太爱帝妃她富敌三界末世之菩提空间山野小神医十二星云录科技尽头道长去哪了在惊悚世界无限开挂遮天之狠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