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以只能是谨慎求证,或者给他一个高分,绝对没人敢不经调查就0分的。
面对大家的沉默和害怕,萧牛清了清嗓子,再次提议道:
“既然大家都有顾虑,我们还是慎重点好。
至于资源和时间,就不用你们担心了——我们文联有《文学月刊》的记者资源,这篇作文里的事迹如果是真的,那绝对够资格被加工登载了,就由我们负责吧,最多等三四天,不会耽误公布成绩的。”
那些教育系统的专家,一听有人负责花钱出力了,自然犯不着再做恶人拦着。
只有一个老成持重的专家,指出了一个问题:“那如果亲自接触采访了,谁能保证不会产生文章以外的影响判分因素呢?出于公正,阅卷者是绝对不能和考试者有任何接触的。”
“对啊,还是老曹大公无私。”
这个说法也没有错,引来了好几个附合。
萧牛一想也对,修改了自己的意见:“曹老,那您看这样如何:我们先判一个最终的候选分数:如果这篇文章的事实部分不存在捏造,仅就文学性该判几分,如果严重造假浮夸,又该如何判。
候选分出来后,我们再等采访调查结果,最终把对应的候选分套进去,这不就公正了么。”
“这倒是可以。
反正就给你3天,如果3天内采访赶不上,那就折衷处理吧。”
曹老点头道,然后率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这篇文章,文笔还略有瑕疵,但事迹如果是真的,给68分也不为过——70是不行的。”
“我觉得60就差不多了。”
几个专家也不怎么严谨,草草商量一番,最后定下一个66分的判决——当然,前提是采访结果证明没有造假。
当然,如果造假了,0分也不算冤。
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编造故事压根儿就不叫个事儿。
但这片文章编造的事情,实在是太敏感了。
如果拿伟大工程来编造,绝对是要上纲上线的政治问题。
,!
重的决定,实际增加的阅卷工作量也不明显,一线老师并没有怨言。
……
萧牛仔仔细细看了顾骜的文章。
那行文给他的第一感觉,就不像是中学生写的,而是一个在某个领域真抓实干、深入一线的工程科研人员写的。
一股浓烈的细节真实感,和振奋人心的科研攻关成就感,扑面而来。
文笔不是很优美,但作为高考作文,已经够了。
至于如何利用物理科技分离混合气体,说实话萧牛根本没看懂,但他文章中的那些比喻,如果真的贴切的话,确实非常生动。
“好文章,这事儿要是真的,可以上《人人日报》作为先进事迹了。
嗯,一些细节要模糊处理。
不过,一个14岁的知青,真的有能力做到这一步么?这事迹也编得太离奇曲折了吧。
恐怕叶帅写那首科研攻关诗的时候,都没想过有那么年轻的人、能做出这么重大的贡献吧。”
萧牛放下卷子,便招呼另外几个专家组成员一起来欣赏。
大家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但褒的点和贬的点倒是非常一致。
说文章不好的,主要集中在事迹显得太假。
“凭一个中学生的物理和外语水平,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科技发现和功勋?估计看都看不懂吧?除非是天才!”
几个专家纷纷如此说。
卷子因为是单独拿出来的,所以并没有装订,77年仓促的物质条件也不允许。
萧牛翻着翻着,下意识瞅了一眼卷子上的署名,心中一动,觉得有些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