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你只要知道你帮了我之后,我会欠你多大一人情、将来愿意报答你多少好处”
。
严平听得很吃力,最终还是误解了,还以为顾骜是想直接在《人人日报》上投稿翻案文章、博取个人学术名声呢,所以需要地方上先投个饵直钩钓鱼。
毕竟以严平的阅历、智商,以及他知道的情报,这已经是想象力的极限。
顾骜也懒得再纠正:“你要这么想,也行,反正事情办成了,我承你情,将来必有报答。
至于这次的采访,那就更没得说了,我完全配合。
以后如果还有采访,我也配合。”
肮脏的py交易完成。
严平想了想,郑重地说:“我只是带个话,这肯定要家长出面了。
这种文章,先得找个不怕死的愣头青当投稿人——这还算好找,不管许前程给好处,找个身价低的,总能搞定。
关键是这样的报道放出来,肯定会有一个省报的具体编辑人员负责。
估计得看看有没有快退休、不怕影响将来仕途的人了。”
虽然严平也知道,问题不一定严重,如果顾骜方案文章做成了,这些捅出报道的人反而会有功无过。
但是在顾骜完成这一切之前,具体的经手人本人是并不知道全局的。
他们肯当棋子,本身就需要勇气,也就得塞好处。
两人商量定了之后,顾骜就全程配合。
采访工作完成得非常顺利。
几天之后严平就会回去,并且让他父亲出面,在省里的宣传部门各种托关系。
后来回复顾骜一切搞定、随时可以发新闻捅娄子时,已经是11月初的事情了。
这些都是后话。
,!
入讨论……”
地方的省级机关报纸,可以只报道新闻事实,但《人人日报》就是以社论了定调子为主了。
如果是有政策代表性的事情,哪怕事件本身比较小,被提上来点评一番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顾骜赌的,就是到时候与他论战的外国人,会注意国内的中央机关舆论导向,然后在这里面找毛病挑刺。
而一旦《人人日报》上的社论把这种“雇佣了少数几个工人”
的经济体,放纵为“再观察一下”
。
外国人肯定会据此攻讦“华夏的改革走上了修真的邪路”
。
可是,偏偏顾骜手上有《资本论》的底牌。
他是绝对有把握在“七上八下”
的论战中,把对方驳倒的。
在《历史转折中的邓伟人》一剧中,这个功劳本该是中央经济政策研究室的专家林子里、到1982年才立的,并成功据此为个体户正名。
但这并不代表在此之前,国内理论专家就没注意到过这个问题。
只是因为当时国内报纸很少报道雇佣7人以下的犯错误分子的事儿,所以也没必要为他们找借口——林专家当时也是看了《人人日报》上的形势文章,才去找素材的。
如果《人人日报》上的报道早一两年出现,说不定对应找借口的文章也会同期提前。
这就是一个“装甲科技的发展与穿甲弹技术发展互相促进”
的关系。
因为这个论证用到的是马克思的原著,最根正苗红,最原教旨主义,所以不但在国内有用,拿去跟其他社会注意国家论战也好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