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明天的论战会很辛苦,起飞平稳后,别人都还在那里嗨,顾骜已经略微放下椅背,戴上眼罩,开始睡觉养神,顺便为倒时差做准备
“这小子怎么一点都不好奇?”
大家都觉得顾骜的反应,有些过于“见多识广”
了。
就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在他眼里是稀罕的。
偏偏这种见多识广很真实,绝对不是装得出来的。
整整18个小时后(包括在莫斯科等候专机),一行人赶到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
除了顾骜,其他人时差倒得都不怎么样。
再有几个小时、阿尔巴尼亚这边半夜的时候,六个时区外的华夏京城,一个划时代的宣言就要诞生了。
而阿尔巴尼亚方面对访问团的质问,也会随着对那份宣言的质疑,摆到台面上。
——
(44、45又大修了一遍,有兴趣可以回头看看。
刺探情节没有了,换了个巧妙的“偶现”
。
另外,这一段也去掉了很多东西。
经过“探讨”
,国家大政不能写太多。
所以过程我略写吧,只能侧面写主角装逼反差了。
),!
bsp;而社会注意阵营内部,更常见的就是两档之间的互访了,尤其是在拉小弟论战的时候。
也正是因为访问性质如此,驻外大使馆的那些工作人员,对方都已经很熟悉了,突然客串一个新的身份,就会显得不太尊重,所以宁可多花点成本,从国内配齐人手出发。
韩婷推开一间休息室的门,拉着顾骜进去。
顾骜一眼就看见了那个“汪委员”
,理论上,后面两天他就得伺候好这个主儿。
汪委员全名叫汪苏凤,看上去四十来岁年纪,也在外事系统里混了十年了,不过却不是接受外交工作系统教育出身的。
他是建国初年参过军提过军官、但是没赶上过战争那种人。
后来三四十岁成了转业干部、进了外交系统。
在十年不可描述期间,接受了一些零散的培训,就磕磕绊绊上路了。
70年代,这样的外交官非常多。
汪苏凤熟读语录、选集,过去跟一些已经撕破脸的同阵营国家论战,倒也不怂,但有礼有节真正改善外交关系的功绩,倒是一件没有。
这些,都是韩婷提前给顾骜透的底。
谁让顾骜资历浅,抽到了地狱难度的阿尔巴尼亚任务呢,队友头铁一点也只能忍了。
“汪委员您好,很高兴能跟着您学习。”
顾骜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小顾是吧,你的情况韩处已经跟我说过了。”
汪苏凤似乎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打完招呼后,就开始鼓舞士气,
“阿尔巴尼亚人就是帮白眼狼!
拿了我们18年援助,还时不时骂我们。
7月份中央正式彻底终止原著,居然就敢直接说《思想》不是主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