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783章 谁才是互联网(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万维网成为了全球通用的互联网架构标准,还衍生出无数技术标准,比如tcpip协议的标准、ipv4的定址机制、由此导出的需要架设全球功能变数名称解析根伺服器、以及物理层面上注定ipv4根伺服器只能有1+12的模式总共13台

另外说句补充,即使在万维网胜出了之后,穀佛网也并没有消散,那东西后世是一直能用的,只不过普通网民不会去用,也没条件罢了。

有很多后来的专业远程服务系统,也是基于穀佛的技术路线一路发展下来的。

当然了,穀佛网和万维网之间的恩怨纠葛,如今还没有白热化。

在1991年10月底这个时间点,互联网还没有诞生,但互联网标准的两个竞争者已经诞生了,而且在各显神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适用範围。

当它们决出胜负的那一刻,也就是真互联网诞生的时候。

顾骜要做的,只是不要浪费资源——既然这个世界的伪互联网,已经在两三个月前提供了“伺服器-客户”

架构,那么,他当然要为自己的wps-book和旧款台式机,配置一个应用层面更便捷、准入门槛更低的介面。

,!

其实,1991年确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只有一些可以远程异地访问的“各自为战区域网路”

但是这种“各自为战的区域网路”

,又跟80年代初开始的传统区域网路不太一样。

80年代的区域网路,就是跟后世大家公司里很多电脑局域连接效果差不多,是不能随便添加允许接入节点的,当时叫uucp,也就是用于unix系统电脑之间的组网档案传输、拷贝。

管理网关的人允许这个区域网路有多少成员多少访问者、分给你多少ip,就全部定死了{当然,那个时候甚至都不叫ip地址,但确实是有一个定址工具的}

曾经当过国务卿、退休后去当董事的黑格阁下,他当董事的那家公司“美国线上”

,就是从1985年开始,经营基于uucp线上传输游戏软体销售业务的公司。

至于如何实现远程传输,主要是靠电话线的拨号频宽。

{当时还有人用uucp发电子邮件,性质跟发传真差不多}

那种生意后世很难想象,可以大致类比成“你给了对方钱之后,对方在网上把下载档案拷给你”

但绝对不是后世那样直接传输或者留个种子网盘什么的,操作是很繁琐的,需要专门的资深技术员来调试操作,中国人肯定都没见过。

那么,90年代初、互联网出现之前这几年过渡期里,那些新的“可扩展区域网路”

,跟uucp又有什么本质差别呢?

这两年里,有两个对后世影响比较重大的新事物。

一个是欧洲人搞的,也就是worldwideweb{万维网},这个东西最初是布列塔尼亚研究员蒂姆李,和他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一群同事,弄出来的一个资料库检索访问工具。

一开始他们的目的,是弄一个跟后世维基百科资料库类似的知识库,可以随便在哪儿访问资料库里的东西,而且可访问许可权的验证要比uucp简化很多,还加入了超文本。

{80年代的uucp要添加新的访问者是需要网关来操作、给授权的。

就像一家网吧的区域网路要加电脑,要wǎngguǎn人工操作。

所以不能“随便不经过任何人同意就直接增加新的访问者”

,那就肯定不算“开放的互联网”

,互联网你得是谁想上就能上的}

{万维网}是在1990年年初诞生的,距离顾骜眼下这个时间点,已经是20个月之前的事儿了。

但是,万维网刚诞生的时候,它也不算真互联网,它的影响力只是局限在欧洲的科研圈子里,至今为止也才发展出大约几百个付费访问节点。

{那时候上这种“区域网路”

还要给资料库运营方钱}

因为技术发展到了这一步,世界上总会有聪明人不约而同想到差不多的点子、而且标准、侧重各不相同。

就在万维网诞生后一年多,也就是91年暑假之前,美国人也有单位搞出了一套看起来竞争力挺强的、但策略和架构略有差异的东西,就是明尼苏达大学的“穀佛网{gophe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诸天:从放火烧唐三开始狼性总裁带了毒沙雕仙厨的美食修真日常亲妈给老婆加特效有什么问题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星空锋砺虐杀原形的无限之旅垃圾食品援助蜀汉从一把剑开始杀戮进化直死无限掌珠令重生之妖神大帝仙狐年代文里的美艳娇气包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魔境主宰寒门农女修仙记恰逢雨连天老祖出棺我的外挂果然有问题狂野十八少年时扫描你的心午夜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