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一节 15天(2 / 2)

“一定有友军在追赶他们。”

“但不可能追得太远,这里是敌我交接界,又处于cb师炮兵射程。”

“如果有共军从北面来,也不会追得太远,除非他们想撞上a国m1a2主战坦克的炮口。”

“对。”

“你听到了吗?”阿齐停下来。

“什么?”

“枪声,就前面。”

“很好,告诉我是什么情况。”左门感到欣慰,有这位首先是特种兵的医护兵在,他省了不少麻烦。左门是东大医学部外科硕士,是毫不惨假的正牌医生,但在军事技能只是比熟练的步兵强一些。

“有小口径速射炮,应该是步兵战车。”阿齐听了听,把女人平放在路旁,扒在千疮百孔的混凝土路面上,艰难地分辨。

“从轮距上看,属于步战车,是一支轻型机械化分队。”

“会不会是来接应这个女人?”

“不好说,除非我们能够确认这个女人的同伴不具备通信能力,”阿齐站起来,“但前面在交战,也说明了这支分队正执行某种必须完全的任务,不得不进入友军控制区。”

“多远?”

“大概有一公里左右。”

左门想了想,“那里还不算友军控制区。”

“从交火密集程度上看,规模不大,应该碰上了友军侦察队。”

“侦察队?”左门摇摇头,“侦察队大多携带重武器,遇到重装敌军一般不会恋战,都会马上脱离战斗。”

阿齐下意识地看一眼女人。

左门觉得事情越来越复杂,“阿齐,不管怎样,都不能再走大路,”

“是,医务官。”

“要有心理准备,我们可能要穿越一片乱糟糟的废墟,谁也搞不清楚是谁的控制区,会有饥饿得发疯的难民和趁火打劫的强盗。”

“放心吧,医务官。总能找到合适的枪和足够的弹药,只要有枪,我们就没事。我们一定能安全地回到指挥部。把这个俘虏送到,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是这样,那就拜托了。”

“一起努力。”

联军指挥部。

莱布其上将绷紧嘴唇,背对着作战态势图。3号机场战役已进入白热化,即使扔开地图,他也能把前线敌军各部的番号、主官甚至履历倒背如流。

空降82师通过伞降和(直升机)机降,在3号机场周边几处要地投放了二千精锐,装备有轻型空降战车和单兵反坦克火箭等。集中一个加强营约八百人主攻3号机场,其余各部负责截断敌援通道。

守卫3号机场的是敌cb师id团,由于防区要地众多,兵力较为分散,直接驻守机场的只有约一个营步兵和一个59d坦克连。从兵力上讲,空降82师在局部上形成了绝对优势,即使在全局上也至于落下风。cb师掌握的预备队也不多,if团在中央山脉北段配合武警kd师阻滞陆战1师,但防线易守难攻,可能会有富余兵力东调;ie团加强了师属炮兵两个营和东线指挥部调拨的少量装甲兵,刚刚接替qi旅,加紧修筑玉山公园防线,无瑕北顾。qi旅在此前的玉山拉锯战中损耗太多,已退到后方休整,但仍可能拼凑起机械化应急分队重返战场。

莱布其动了动嘴唇,“参谋长。”

“我一直在您的身旁,尊敬的四星上将阁下。”

“一小时后的联席情报会议准备得怎么样。”

“cia太平洋分部联络处,j国内调室及陆自情报局第四区,台军军情局,三大系统的代表和分析专家将在半小时后到齐。”

“j国方面有个叫板田少室的在吗?”

“您怎么突然问起他?”

“据cia密报,他与j国官房长官有频繁的密电往来,陆自的人好像对他也不是很熟悉,据说一到任就四处游荡,前些日子还跑到298旅去。我真不明白这些j国人背着我到底想干什么。”

“我估计,跟刚刚被破获的中共时小兰部有关系。最近台军宪兵司令部的投诉很多,说j国人连招呼都不打就在他们的领土上乱抓人。”

“跑了就跑了,一个被识破身份的女人掀不起什么风浪。昨天cia发来的简报,你看了吗?”

“昨天的简报?”参谋长很快锁定回忆,“您是指林兰?”

“对。”莱布其如数家珍道:“林兰,54岁,第八战区东线总指挥,陆军中将。历经山地e旅旅长、西藏军区参谋长、ad集团军军长、成都战区副司令员。此人在成都战区任职多年,还为国防大学专门编写过山地作战教材,他掌握着第八战区三分之二的部队,负责中央山脉两翼的防守。我不得不承认,此人确实是一个烦。他现在突然出现在昆明,这个情报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简报是这么说的,”参谋长慢慢坐下来,边回忆边想,“cia昆明潜伏组侦获,前天凌晨3时,林兰的妻子突然推掉一项重要的手术,直到当日下午2时才赶回来上班。她平时很敬业,近三年来只请过两次事假,第一次是父亲病逝,第二次是林兰的母亲被开水烫着,这次是第三次。从43医院门卫那里了解到,是一辆挂着成都战区牌照的轿来接的。”

“43医院本身就隶属成都战区,医院职工里也有不少高官家属,公车私用在中国是很正常的事情。cia凭什么肯定是林兰回昆明?”

“简报上的照片我也看了,还特意让情报处查了资料。这个序列的牌号只配给成都战区现任几名领导,也就是说,林兰已经调离成都战区,就算他昆明家里的警卫员和专车的编制仍然在成都战区,使用的也不该是这种牌号。可以肯定,这辆车的主人提前知道了林兰要回来的消息,急于献媚。”

“献媚?”

“老领导固然要礼遇,但不至于为一点小事就把自己的配车调出去接老领导夫人吧?cia由此判断,林兰不是回一趟家那么简单,极有可能是调回去,而且是转正。”

“你觉得呢?”

“在中i国边境冲突随时可能演变为战争行为的时候,还有人比林兰更能胜任吗?熟悉山地作战,熟悉i国边防军,既有实战经验,又坦任过该战区主管作训的副司令。话说回来,就算3号机场被我军控制,依目前双方的后勤负担和一线兵力对比,短期内仍然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若非总统先生需要给国会一个交代,相信您也不会发动这场没有战略意义的战役。敌军东线实际上已经很稳定,随便换个头脑清楚的人来接替都可以。”

“你的结论是,北京方面目前最紧张的还是i国。”

“将军,这个结论我不敢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近两周以来,内地抽回了第八战区至少三万人的精锐部队,以填补内地应急机动兵力不足的需求,”参谋长点亮地图,拿起标杆分别指了几个地方,“北京、沈阳战区联合应付半岛局势是毫无疑问的,兰州战区作为成都战区的预备队,还要应付中亚可能存在的变数。而作为总预备队的济南战区把原有部队都抽到京津地区协防渤海方向,留守的都是动员后的预备役单位,一旦其它方向再出现事态将后继乏力。广州战区本身兵力就不多,除了严防华南沿海和协助海军应付南海局势外,还要接管南京战区的空档。第a、ea集团军划归第八战区后,南京战区实际上是个空壳子,这些部队留在第八战区一时之间难有作为,另一方面增加了海军和空军的负担,还不如调回去加强沪杭地区。”

“不,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兵源。他们不需要高薪待遇和美女海报,也可以再变出几百万军队。”

“您这句话是对的,战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第八战区中国惨胜,成都战区i国惨败,但战争动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需要时间。半岛、南海、西藏和这里四个方向,北京方面必须先应付最紧急的――i国苦苦忍耐了四十年,绝不会轻易放弃现在的时机。第八战区已呈僵持态势,中国人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像cb师这样的能胜任防御作战的二流部队多的是,不一定非要占用精锐。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中国毕竟是集权国家,而我们的命令却掌握在一帮恨不得一毛不拨就打赢战争、总喜欢搬石头砸自己脚的议员手中,全国总动员的议案到时候已经否决了13次,真不知道我们是在为谁打仗。”

“我隐隐有一种担心,但总是理不清……如果我们有二十万军队塞在这座岛上,你认为后勤能跟得上吗?”

参谋长艰难地犹豫了一会儿,“倾全国之力,比如说征用西海岸所有万吨级民用货轮,再从欧洲舰队抽调大部兵力加强反潜,可以维持一个月。但是即使国会没意见,总统先生也不会同意,毕竟我国的利益不只是东亚。”

“换作中国人呢?”

“经验证明,不能用简单的数据衡量东方人,朝鲜半岛的战略纵深不比这里大多少,彭元帅百万大军每天都要吃饭打仗,在缺乏空军和坦克支援,在后勤补给线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住三八线……当然,现在一个师能用掉半个世纪前十个师的补给,根据共军占领几座港口的极根吞吐量、现有海运及护航能力估算,他们勉强能够保障二十万人在岛部队的补给,但坚持不了三个月。”

“我指的就是这个。”

“问题是第八战区没有二十万军队。根据开战以来的战损统计以及渗透单位、侦察机、卫星对沦陷区各港的侦察报告,第八战区在岛部队已不足十万人,除去必要的地方守备队,能用于反攻的最多三万――这个数字对您来说不是问题。”

“三万、三万……如果上帝能保证他们只有三万机动兵力,我只需要15天,就能把他们赶下海。亲爱的参谋长,我们真正的底牌不是还没亮吗?”

“我们都信任您,尊敬的四星上将阁下。但是现在,最有经验的谍报专家都在会议室里等着您呢。”

“我正需要他们给我答案,给我这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