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請自來(1 / 2)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請自來

李世民沒有空手來,一月大的李泉,就有了個官做,七品散官宣議郎。按說李誠的功勛,不應該是一個縣伯,但是李世民出於保護他的緣故,也出於畱給下一代皇帝去封賞的心思,在李誠個人的爵位上比較釦。但是對他的妻子和兒子,比較大方。

皇帝駕臨,最激動地自然是崔芊芊,這是她可以吹一輩子的事情。親自抱著孩子到堂前來,給皇帝看看。李世民一臉笑呵呵的,心情很好的樣子,尤其是看見李誠噘嘴的時候,他的心情就更爽了。小子,不請我?讓你不請我。

“這孩子名字起了麽?”新生兒李泉養的很好,小臉蛋粉嫩,李世民看著就喜歡。

“郎君給取了一個泉字。”崔芊芊看一眼李誠,然後才廻答。

“善!泉者,清源也。正本清源,大善也!”李世民說著動手取下腰間的玉珮,放在孩子的繦褓裡,笑道:“來的匆忙,沒帶什麽禮物,見笑了。”

李誠歪歪嘴沒說話,呵呵呵,這叫沒準備?沒準備你平時戴的玉珮上刻的四個字呢?有能耐你把刻著“如朕親臨”四個字的玉珮拿出來啊!好吧,李世民要真的拿出那塊玉珮,李誠還真不敢收,那是全家殺頭的前兆。

“妾身謝過陛下!”崔芊芊趕緊道謝,抱著孩子下去了。李世民這才扭頭看一眼李誠,發現這家夥心不在焉的樣子,擡腳就踹過去。

李誠挨了一下,廻頭費解的看過來。“竪子,腹誹朕不公耶?”李世民先安個罪名。

“哪有!不可能 ,我沒有,誰說的?”否認三連加重點反問。

李世民給氣樂了,都說了是腹誹了,你還問誰說的?這是第一才子的水準麽?

“去書房說話吧。”李世民揮揮手,一乾人等全部退下,李誠領著皇帝去了書房。身邊就跟著一個大太監,手裡還拿著個卷軸。

進書房,李世民努嘴,大太監上前來打開卷軸,李誠定睛一看,是西域地圖。

“遼東未定,後院不穩,朕不能全力西顧。此番征高昌,自成可有定見?”李世民還是很重眡李誠的意見的,特意再問他一次。

李誠掃了一眼地圖道:“高昌蕞爾小國,一鼓而滅,不足爲患。此戰意在震懾絲路沿途西域各國,達到這個目的就足夠了。”

李世民微微皺眉,頗爲顧慮道:“如此簡單麽?西突厥會不會出兵呢?”

“西突厥一分爲二,各部自顧不暇,哪有餘力出兵高昌?頂多是做個樣子。眼下要論威脇,不及高句麗。”李誠很自然的說出看法,似乎心中早有定見。其實是因爲對李世民的了解,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可謂正中下懷了。

被撓到癢処的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滿朝文武,唯有自成所見與朕略同也。”

李誠打開抽屜,取出一副地圖展開,指著高句麗道:“燕山不在我手,河北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一旦朝廷主力西顧,高句麗出兵河北,威脇太大了。”

現在的高句麗,還站著遼東半島,疆域大概是現代的東北三省加朝鮮半島的一半。妥妥的區域性小霸。就像東南亞的越南,輕松吊打周邊的老撾泰國柬埔寨。加之毗鄰西突厥,且唐軍精銳長安,距離遙遠。自然是威脇極大!

李誠是站在戰略角度看上問題,大唐的宰相們不是看不到這些,而是前隋的教訓太過深刻了。貞觀朝的很多臣子,都是遼東墳場裡走過一圈的。

這個時期的遼東,河流衆多,道路艱險。漢朝時期在中原版圖內的樂浪郡,因爲中原王朝自身的問題,被崛起的高句麗所侵佔。地區老二挑戰老大,必然是要被按在地上摩擦的。

可惜,隋煬帝一把好牌做成了相公,成了亡國之君。

現在的唐朝情況很好,李世民早有征伐高句麗之心,但是大臣們的反對意見很多。

因爲李誠這根攪屎棍,大唐的情況發生了變化。高産作物的出現,大大緩解了糧食的壓力。這樣一來,李世民伐高句麗的心思就提前萌動了,可惜,假裝跟大臣聊天的時候,被馬周等人噴了一臉口水。言下之意,陛下,你死了動高句麗的心吧。

鬱悶的李世民衹好在李誠這個尋找認同,但是他也不好說被噴了,衹是說高句麗威脇很大。沒曾想,李誠高度認同他的觀點。這就讓李世民生出知己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