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五零章 毛遂自荐(2 / 2)

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更是对着跪在地上的马乾喝道:“马乾,陛下何尝问过你话?陛下与阁老议政,你一舍人岂能插言?御前失礼,你可知罪?!”

马乾说完了毛遂自荐的话之后,就跪在地上叩首不起。

文华殿中突然发生的这件事情,使得其他中书舍人面面相觑之后也跟着跪在了殿中。

中书舍人们虽然常伴君前,但是其实职品级并不高,可以是进士出身的人中排名靠后者出任,也可以从国子监中的监生中选取任用,非进士出身也没关系。

他们虽然常在御前记录各种上谕,记录皇帝召见内阁大臣或者六部尚书之时的问答,但却绝不能在其中插嘴多言。

这样的规矩,不知道是好是坏,但是明朝自有内阁中书舍人之设以来,就是这样的规矩,并且一直保持到了明朝的灭亡。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胆子大的中书舍人,在趁着单独面对皇帝的时候,向皇帝进言。

比如原本历史上的沈廷扬,就曾经这么做过。

当时的崇祯皇帝,不仅没有认为他僭越、违制,而且还对其提议大为欣赏,从此倚为心腹,很快就予以重用。

这一世的崇祯朝,沈廷扬同样这么做了,趁着御前没有其他大臣奏对的时机,瞅准机会向皇帝献上了自己的请试海运疏。

而且这件事情的发生,比原本历史上还早了几年。

除了沈廷扬之外,这一世,李信这个担任军机舍人的年轻进士,也曾在崇祯皇帝召见问话的时候,突然毛遂自荐,请求到旅顺开辟新的复辽战场。

而这一切故事,都在马乾被选为军机舍人之后,成为了让马乾一再心潮澎湃啧啧赞叹的传奇。

也因此,就有了今天马乾的毛遂自荐。

且说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大声呵斥了马乾之后,马乾伏地不语,而其他的中书舍人们也连忙跪地请罪,崇祯皇帝见状,微笑着摆了摆手,既挥退了站上前的锦衣卫和御前侍从武官武官们,也制止了准备说话的几个阁老重臣。

等到文华殿中再次安静下来,崇祯皇帝看着跪在地上不言不语也不动的马乾,缓缓说道:

“人都愿到京中为官,盖因京师繁华,位近中枢也。此人之常情,朕也不以为过。

“汝既为军机舍人,官位虽卑却近在朕前,因何舍近而取远呢?须知缅中蛮荒,烟瘴毒虫遍地,有去可能无回啊!”

崇祯皇帝这话一说,殿中人都是一愣,敢情皇帝并不介意马乾的冒失行为,反倒在劝马乾三思。

听见皇帝的话后,跪在地上的马乾抬起头,紧抿着嘴巴,有点黑红的瘦长脸上,鼻梁笔直,眼珠黑亮,目光炯炯,他看了一眼皇帝的表情,立刻叩头说道:

“微臣万幸,得蒙陛下亲自简拔于国子监千百贡生之中!自从微臣入职军机处担任舍人以来,日日皆在陛下左右,亲目所见陛下宵衣旰食、操劳国事,仍日夜忧惧、寝食难安,亲耳听闻圣文神武如陛下,却仍有当年汉高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慨叹!

“每当此时,微臣心中实痛彻肺腑!君父之忧,乃臣子之耻也!微臣今日毛遂自荐,绝非一时之冲动,实不忍见陛下殚精竭虑操劳国事之余,仍心忧四方蛮荒无人镇守!

“诚然!若论文,臣非进士翰林,论武,臣非参游都守,自不是首辅所言之文武全才!然则微臣华夏汉人种也,自有一颗报效君父的赤诚之心!

“况且微臣出身云南,缅中之地山高林密也好,地多烟瘴也罢,他人谈之色变,而臣却甘之如饴!此臣家乡气候,自幼所熟知者也!请陛下恩准!”

听马乾说完这话,崇祯皇帝看着他,心说果然是没有看错你,然后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再次对他说道:

“马乾啊马乾!朕此前已经恩准你以国子监贡生的身份,参加年后的春闱!你可要想清楚了,要是去了缅中,可就没有了参加春闱的机会,你一个读书人,就不想要一个进士的出身吗?”

马乾跪在地上,默然片刻,再叩首,抬头说道:“微臣自束发入学读圣贤书,迄今已一十五年矣!所孜孜以求者,非为金榜题名、进士及第,非为骑马游街夸耀于东华门外!微臣毕生之志愿,只为效力于陛下,提三尺剑为天子扫平四海!”

马乾语调激昂,铿锵有力地说出了这番话,听得殿中人人皆是动容。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