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和铜钱。
一直到崇祯年间,大明宝钞都还在使用,主要用于赏赐和收税。
番邦进贡,皇帝得回赐啊。
回赐物品五花八门,但必定有宝钞的影子,有时一次就要赏出去好几十万——还真有几个小国,把大明宝钞带回去,一度当作高级货币流通,比如琉球国。
还有就是科举殿试,每一位新科进士,都会获得一摞赏赐宝钞。
这玩意儿又不能买东西,只能拿回家压箱底儿,擦屁股都嫌硌得慌。
至于收税,那才是最坑的!
朝廷大佬们经常抽风,突然就勒令某个税种,只能使用宝钞来交税。
交你妹的税啊!
大明宝钞早就不印了,一时半会儿上哪儿找宝钞应税去?
于是,就催生出一个行当:屯钞之家。
这些人以买草纸的价格囤积宝钞,再以官方价格卖给应税百姓,中间有着上千倍的暴利。
甚至他们还卖钞给朝廷,因为朝廷也不印钞啊,上哪儿找宝钞赏赐给藩国和进士?
王渊听得瞠目结舌,心中大呼奇葩。
一个国家的官方法定货币,印钞成本居然超过了流通价值。
那可是纸币啊!
麻溜印呗。
这也就罢了,朝廷使用自己发行的货币,还得从民间高价回购,任由屯钞者敲竹杠?
他娘滴,里面有多少猫腻,里面有多少勾结,用脚后跟去想都能明白。
接着,沈师爷又说起铜钱情况,彻底刷新了王渊对货币的认知。
直隶铸造的铜钱,一般只在直隶地区流通。
各省都有自己铸造的铜钱,而且价值不等,许多时候商人都难以换算。
即便是同一地区铸造的铜钱,币值也有差异。
就拿南直隶的金背钱来说,由于铸造精美,用料十足,比当地的其他铜钱更讨喜。
于是乎,一文金背钱,往往可值其他铜钱两文、三文,甚至是五文、十文!
这么说吧,一个南直隶山区的农民,挑着农副产品到南京城售卖,光是铜钱币值就能将其搞晕,不被坑个死去活来反而稀奇。
这还没把假钱计算在内,铜包铁、铜包铅的假钱遍地都是,有时候专门鉴定货币的行家都会走眼。
还有刮铜占便宜的,即把铜钱边沿刮下来,刮剩下的铜钱瞬间贬值。
还有各种“开元通宝”
、“庆历通宝”
,一大堆古钱假币横行于市。
嗯,唐宋时期的铜钱,在明代也照用不误。
“外面的世界好复杂啊!”
王渊忍不住感慨。
贵州这破地方,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寨民们下山做交易,主要形式为以物易物。
别说银子,就连铜钱都很少使用,更不存在收到假钱的情况。
沈师爷笑道:“说起钱币,我倒想起一个趣闻。
数年之前,我随恩主宴饮聚会,有个云南进士说,他们那边还在使用海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