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军中武技虽是实用,却唯独有一项缺陷,就是许多功法都需要有专门的药剂来辅助,否则不但进境缓慢不说,便是破境也较之其他武技要难上数倍。
“养八个孩子,我们太难了,真是一群小要命鬼。”
几个当爹的互相看了看,大眼瞪小眼,久久无语。
光靠着几亩薄田,肯定是负担不起孩子们学武的。
更何况,行七的柳阡夜还坚持要让几个孩子知书识字,他家中虽有不少藏书,但笔墨纸砚这些,却都是需要大量银钱消耗的。
几个汉子,商量了一下,便决定各自找找门路。
老八柴河原本就是个走街串巷的商贩,颇通为商之道,在被幽州老节度使收作义子之前,他虽未成巨商豪贾,却也颇有积累。
若是想要赚钱,他自知没有比经商盈利更厚之道,因而便想着重操旧业,自河东北上,去北面做些买卖。
如今乱世,经商虽是风险大了些,可利润倒也较之平常也要可观的多。
天下盈利最厚之事,往往也是风险最大之事,这个道理,他确是早早就明白了。
老二、老三俩人,自小随师父学艺,长大后则是刚下山就被两碗红烧肉就给招揽进了武威军,实在是没啥别的才能,只有一身好武艺和师父秘传呢练兵之法。
而这二人又自在惯了,虽是有把子力气,可哪里愿意去给别人家做工,看家护院。
于是两兄弟一合计,索性也跟柴河一道外出行商,就当给他当护卫了,况且三人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其余几人也都是如此,除了舞刀弄棒外,大都是久在军中的百战虎狼,可能征善战又不能让他们赚回银钱……
最后还是柳阡夜提议,兄弟几个一同在这不大不小的三柳村开个讲武堂,教导这附近十里八乡的孩子一些粗浅功夫,顺便也赚点银钱,造福乡里。
穷苦人家的子弟,自是是上不起官办的武堂的。
甚至那些孩子学武,往往都要全村出钱,由村里的里正出面,专门去外面聘请官办武堂的教习过来教导。
可真正有能耐的教习又怎么看得上那么点钱,往往来的又都是一些实力平庸,本身在官办武堂就混不太下去的教习。
但这聘请教习所耗银钱可是不少啊,一户人家一年足足就需要交上两吊钱,这对寻常人家来说,可是伤筋动骨的。
饶是如此,这点钱也只能请上那些教习每半年才堪堪来上村子三两次而已。
有的村子,实在拿不出银钱,又怕耽搁了孩子们的天赋,甚至只舍得等到了一年年终,方才请一位教习来村里走上那么一次。
可这些眼高于顶的教习每次来村,除了胡吃海喝之外,也并不会多呆上几天,最多也就是给孩子们传授几套拳法,然后便走了。
都说练武是月棍、年刀、一辈子枪。
可实际上,如果不是从军,很多人一辈子都学不到刀法,而顶尖的枪法,更是多为家传之法,没有人会轻易传授。
村民们能够请来的教习,往往也都不是什么高手,也就是比之普通人多会几路拳法。
这些人,舞个棍子倒是也算虎虎生风,却鲜有人是真正上过战场,与人真刀真枪拼斗过的,比起弟几个,却是差的太多了。
说起来,皇朝倒也不禁私学,只是武艺高强之人却大多都在为权贵效力卖命。
便是他们无心富贵,又哪会费心费力地去教导一些不知资质如何的乡野村夫之子,自己在权贵子弟中收上几个有天赋的徒弟,岂不是更好。
几个兄弟倒也算是另类了,于是也就半月有余,这三柳村武堂就算是开起来了,学费也很低,一个孩子一年只收钱。
开始的时候,抱着试探的心思,倒是也有不少附近村落的孩子被送过来学习。
可他们却没想到,这几个兄弟确实是有真本事的,比之那些寻常教习不知要强上多少,一时间,三柳村武堂声名大噪。
其实几个兄弟想的倒也简单,他们本就只想着,反正自己的孩子也是教,一群孩子一样教!
因而几个汉子倒也不藏私,只要孩子们有时间学,但凡农闲时候,他们便每日都悉心教导他们的武艺。
然而随着时间久了,名气大了,再加上他们所收费用又低,越来越多的孩子都被慕名送了过来。
可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些个问题,要说这家住的近的还好,学徒回家倒也方便。
可有些孩子家住在三十多里之外,便是每日来回往返就需要三四个时辰,别说小孩子走不动,他们的父母也没这精力每日接送。
于是兄弟几个商议后,干脆又在武堂后动工兴建了整整两排屋子,权当作为孩子们的宿舍,免费提供给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