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独孤伯整日带着狗腿子混迹青楼赌坊,专干那逼良为娼,强抢民女之事,他虽年幼,却尤好那些已婚妇人,每每害得他人家破人亡,却常常以此为乐。
独孤婉抱着儿子刚进长安城门,便遇到了独孤伯一行,独孤伯今日倒只是一门心思外出打猎,未曾注意到她们母子。
但他身边的狗腿子却是无意间看了独孤婉一眼,乍一看是朴素妇人,但细细看来却是越发显得娇艳,便动了讨好独孤伯的心思,奸笑道:“小侯爷,这小媳妇儿貌美,不如将她带走,待您打得猎物,正适合让她服侍于您,给您解乏。”
独孤伯,歪头观瞧,见这小娘子唇红齿白,虽衣着朴素却身材玲珑,难掩自身绝代风华,点了点头,吩咐手下人就欲把独孤婉掳走。
当武力不再用于守护,当暴力沦为了权力的护身符,世间再无净土。
当武力用于杀戮,当暴力致力于对贵族利益的维护,世人日渐麻木。
盛世长安,就仿佛盛唐皇朝一般,看起来依旧是那般富饶强大,疆域辽阔,四方来朝,繁华依旧,然而内里却早已是乌烟瘴气。
上层贵族依旧醉生梦死,享受着祖宗的荣光,下层人民被欺压愈甚,身处安居乐业的表象中怡然自得。
而那些中层士族,也大多尸位素餐,或许在为官之前大多有经天纬地之志,但当自己掌握了权利之后,却大多在短的自责和羞愧以后便开始坦然享受自己的既得利益。
古有儒脉名臣,文脉领袖孔圣看不过天下乱局,曾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结果持所写万言书觐见皇朝圣主,陈情朝中现状,请求改革,却当真落得个被贬谪回乡的下场。
除此之外,更是连累得儒脉失去了皇家推崇,二百年来一蹶不振,传承近乎断绝。
儒脉自唐初因倡导君权神授,歌颂忠君爱国而得到开国皇祖的大力肯定,成为文脉魁首,更是力压佛、道二教成为盛唐国教。
儒脉圣人于三百年间教化万民,为皇朝培养了大量有才干的年轻士子,这也是皇朝自开国以来,穷兵黩武,征战四海八荒却依旧可以国富民强的重要原因。
无数儒家弟子,薪火相传,为皇朝稳定后方,精修内政,极大的缓和了各阶层时间的矛盾。
那时候的盛唐,是世间当之无愧的盛世皇朝,更有万国来朝,长安城夜夜如白昼的繁华盛景。
那时候的唐人,豪侠仁义,文臣不贪财,武将不贪生,豪族不欺人,百姓亦自强。
然而自从儒教衰微后,武风日盛一日,好勇斗狠,以武犯禁,恃强凌弱的事情便开始屡见不鲜。
昔日自信之唐人,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唐人大多谨小慎微,胆小怕事,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
昔日强盛之帝国,不知不觉也国力衰退,空有繁华表象,也逐渐失去了对各地的掌控和节制。
长安朱雀大街之上,孤独家的公子又在纵凶强抢民女,长安城门口的守卫,年纪轻的眼神中还有着些许愤怒的情绪,而年老的却只是带着玩味的笑容。
大街上的行人更是四散奔逃,有配刀挂剑的少年有心拦阻,却硬生生被同伴拖到一旁。
有独自出门小媳妇儿,匆忙躲进周边店铺,内心却是暗暗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也有穿着锦衣长袍,手持折扇的太学士子,默默摇头,慨叹世风日下。
可却唯独没有一人,出手阻拦,更无一人出声制止。
独孤婉一介女流,虽有些许武艺傍身,却如何敌得过四五个高大健壮的恶奴。
如果不是一旁的独孤伯见她一个女子,不单单性情刚烈,竟还习得武艺,同外貌反差甚大,起了兴致,早早喝止手下不许伤到她,独孤婉早就被抓住了。
独孤婉一则担心儿子,分心兼顾,二则一路奔波来到长安,身心疲惫、力有不逮,一个不小心便被对方抓住破绽,束缚住了双手。
独孤婉自小在河东郡长大,虽未亲身经历这种事情,却也耳濡目染,听父亲说起多有权贵以武犯禁做那仗势欺人之事,心知自己这是碰到长安恶少了。
可自己偏又不知丈夫如今所在何处,更是在这长安城中举目无亲,只记得父亲失踪前曾对自己说过自己乃是后族独孤家的后人。
自己如今死马当做活马医,只得扯虎皮当大旗一般,喊道:“你们住手,我是独孤家的人,你们如此当街行凶,难道不怕独孤家报复吗?”
几个恶奴连同独孤伯及他的狐朋狗友们都是一愣。
独孤伯更是哈哈大笑,:“你是独孤家的人,那你可知我是谁啊?”
独孤婉自是不知,一个恶奴见她疑惑,讨好般的像独孤伯拱了拱拳:“我家公子,乃是国公府的小侯爷,你连他都不认识,还敢自称是独孤家的人?”
独孤婉哪里晓得上一辈的恩怨,连忙答道:“妾身自幼随父亲在河东长大,虽不识得这位公子,却能确定家父却姓独孤无疑,他自二十六年前离开的长安,之后便一直在河东为官。”
几个恶奴见她言语诚恳,不似做伪,心里也是有所忌惮。
哪怕不是独孤家直系,单单是个血脉淡薄的旁系,那也不是他们这些奴才惹得起的。
独孤家家法甚严,以下犯上甚至会丢掉半条命,便急忙放开了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