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本以为禁军出征,必定马到成功,迅速平定内乱,哪曾想这一仗足足打了三年之久,而这一记针对李崇德,或者说针对李氏皇族的杀招,也是彻底击在了软肋之上……
李崇明集民心所在,他的作为便如同一把尖刀不断地削砍着豪阀大族的利益,却又偏偏备受拥护,幕后之人难以阳谋击败他,便用刺杀这种阴招对付他。
结果也证明,阳谋虽正大光明,影响深远,但也确实不及阴谋诡计来的效果直接,杀了李崇明,改革一派十年心血便付之东流。
而李崇文接过这死灰复燃的破烂摊子,初期怀柔至极,前二十年卑微到了尘埃里,可其骨子里的血性刚猛比之其兄崇明更甚。
不惜以命相博,孤身犯险的他,更是亲手策划了落雁山之战,以一人之力算计了七大节度使,再度将皇家的威严打入万民心中。
而又有什么比之在对方最为荣耀之时狠狠地将其扫落尘埃更能削弱皇权的威势呢?于是盛唐皇朝五百年来第一个被毒死的皇主就出现了,皇家威严扫地!
而李崇德,志大才疏,鼠目寸光,又身份显赫,将他推到摄政王的高位之上。
而后再利用黄岩起义之势,狠狠地削弱禁军的实力和威严,无疑再度冲淡了天下百姓对皇权的畏惧,反倒是加大了他们对李氏皇族受命于天的犹疑!
而稍稍有人怂恿,李崇德更是听信谗言,怒而屠杀上百起义军将领。
一个出尔反尔,刻薄寡恩的当朝王爷的形象便在万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自此,天下百姓眼中的皇族,便不再高不可攀,反而这些百姓还开始轻视起所谓皇权来。
大唐以武立国,前二百年开疆拓土,将李氏皇族之勇武形象,贯彻天下百姓心中,皇权之盛,远超历朝历代。
可之后的三百年,大唐十六卫禁军,六十四道府兵,战无可战,征无可征,历代皇帝却丝毫停不下来征讨四海八荒的步伐。
于狂热中,唐军血战天下万国,即便是臣服在大唐脚下的附属小国也成为了史书之上历代皇主的累累功绩。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不敢反抗!
但大唐历代皇主倚仗的十六卫禁军并非是无敌的,时间便是他们最致命,也最强大的敌手。
而当十六卫禁军衰弱之时,便是犹如耀阳的李氏皇族其威严皇权衰弱之始。
如果不是李煌年曾游历天下各道,他并不会知道,居然有那么多的异族文明彻底被大唐暴虐的禁军和府兵付之一炬,居然有那么多同样灿烂辉煌的文化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盛唐皇朝自诩为中原正统,其实在无数被唐人欺压的异族眼中看来,他们李家人也不过就是一群从北方草原呼啸而至的野蛮人罢了。
可是唐军太强了,拥兵数百万,所到之处,风卷残云,从无败绩!
唐人是骄傲的,可有些人不愿做唐人,于是那些不愿做唐人的异族便连人都做不得了!
唐军从不是什么中原的正义之师,对于被杀、被征服的国度而言,唐人是侵略者……只不过这些话没人敢说,敢说的人都死了,甚至于连同整个文明都被付之一炬。
如蛮人,那些幽州的蛮人当年也不过以为臣服了大唐便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可天子一怒,他们便整族变为奴隶。
如越人,为何南方的越人始终在皇朝南方兴兵做浪,不是唐军不杀,而是越人太多了,杀不尽那便只能留着。
还有那些游牧的匈奴、鲜卑、突厥、东夷等无数部族,一面对大唐俯首称臣,一面四处流亡,生怕哪一日便也被大唐天可汗一个命令就灭了族!
……
李煌年并不认为杀戮是对的,可他是唐人,而且在唐人眼中,他还是高高在上的皇族。
他便必须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所以他才能体会到,历代皇主穷兵黩武不是真的那么想开疆拓土,就只是在炫耀武力,在拱卫皇权罢了!
只有大唐足够强大,那么才无人敢于反抗!
止不住的杀戮……
从政数十年,李煌年才真的懂了为何历代皇主都要灭掉一国,至少灭掉一国……
为何当年武皇拼命地阻止孔圣以文治国,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一旦以文治国,一旦收起兵戈,大唐天下六十四道便不知有多少地方要瞬间崩坏。
大唐是奔驰的千里驹,而一旦停下脚步,恐怕这匹奔腾了数百年的骏马便会再难迈动马蹄!
只是为了让人心中常怀畏惧,便要一代又一代的举起屠刀,真的……对吗?
真的……值得吗?
大唐,出无敌国外患,内无法家拂士,也依然是盛世。
可是盛世大唐幅员辽阔,囊括四海的万里河山之内却有了敌国外患。
而在大唐之外,也有了儒教为首的天下士子流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