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毕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反正他原配夫人早已去世了。
可是老家伙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他自己年少时候没少偷香窃玉,不知道给多少老大人戴过绿帽子。
绿帽子这种事,给别人戴还行,自家若是被人戴上,可是想想都难受,取小媳妇儿生胖儿子的事,也就作罢了。
可他又实实在在地讨厌称赞杨广和的话语总能飘到自己耳朵里。
索性寻了个理由,把家族里的三代子侄全派出长安去了,便是自己的亲孙子也不例外。
自己虽是不舍得管,可自己从前麾下那群痴汉可不会下不去手,让他们操练操练也好,没准还有意外收获呢……
就是本着这个想法,随国公便把自己的各个孙子、外孙子全都安排到了往日亲信身边。
至于杨广和嘛,天地良心,他倒是自己选的要去吴友兵麾下效力。
只不过杨广和,甚至天下人都不知道的一件事是:吴友兵虽曾是随国公的亲兵,可其实二人早已在十多年前便彻底决裂了。
世人皆道,随国公有识人之明,犹如先贤萧何,慧眼独具,派遣吴友兵将军入卢龙,方才有了卢龙道今时今日的兵强马壮,也让一道百姓不再惧怕倭人的入海犯边。
可殊不知,在吴友兵之前,倭人跨海而来,强兵硬甲,手执利器,可是闹的卢龙一道草木皆兵,心惊胆颤。
仅仅十年间,卢龙节度使一共换了十六个,其中战死九个,狼狈逃跑了六个,还有一个更是恬不知耻,见敌军势大,竟然投降了倭人。
随国公当年派吴友兵过去,其实是想借刀杀人。
他本想着,依照吴友兵那刚硬的臭脾气,定会如同前任一般,率兵同倭人硬碰硬,最终战死卢龙道。
可他却低估了吴友兵的才干,吴友兵竟是靠着寥寥不过十万户的卢龙百姓,在数年间便培养出数万战兵和辅兵。
若是再加上民团、私军的数量,卢龙这北地积弱已久的道府,竟能拥兵十万之众,军力一跃而至北地第一。
杨广和虽是出身随国公府,可他一向不以随国府中人自居,反倒总说自己不过出身杨家旁支,只是同姓同族而已,即便真能侥幸入到公府,连个庶出都是比不得的。
在军中时间久了,杨广和自身才能出众,又足智多谋,低调谦和,丝毫没有大家族子弟的架子,不仅颇受普通士兵敬重,便是吴友兵也十分赏识他。
吴友兵也不愧为一道将军,胸襟广阔,根本不在意他是杨家人。
毕竟跟他水火不容的唯有随国公,他还不至于迁怒一个小辈。
当时他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话,“为国为民,自当任才放能,便是宿仇又如何,我辈军士,当以国为
重,以天下为大!
以后你便在我大账中做司马,我把铁甲营给你带,你记住,本将任尔施为!”
卢龙中军大帐之内,杨广和正不住地感慨物是人非。
还记得当年他初临卢龙,也适逢初秋时分,正赶上卢龙的雨季。
当时,数万卢龙战兵正列阵海边,守护卢龙百姓,共同抵御着倭人来犯。
初来乍到的杨广和一入军营,还没来得及休息,就不自觉的随着一群辅兵上了战场。
他虽武艺不俗,却哪里真的同人真刀真枪厮杀过。
到处都是兵戈交错的声音和残躯断臂,近海处,更是被鲜血侵染的一片猩红。
结果一场凶杀恶战下来,他这个战阵菜鸟不仅毫发无损,一开始颤颤巍巍的他,竟是砍死了六七个倭人,奇迹般的活到了最后。
倭人自是被全歼于大唐海疆之外,可一众卢龙士兵也都因连番苦战而精疲力尽,瘫倒在一片尸山血海之中。
热血染战甲,各个营的士兵早已被打散,不过上阵即是自家兄弟,也再无什么战兵和辅兵的区别,也没了彼此之间互相不待见的兵种差异。
轻伤的背着、扶着又或者抬着、抱着重伤的同袍,顶着瓢泼大雨,匆匆休息后便奉命回到大营疗伤休整。
至于那些战死的同袍,由于雨势过大,只得暂且被留在战场上。
没办法,倭人凶狠,虽是有不少人,侥幸活下来了,可也大都人困马乏。
刚回到大营,许多人都是勉强换下湿衣,便鼾声如雷睡了起来。
吴友兵素来爱兵如子,见状哪里舍得再下令喊醒这些汉子冒着大雨去打扫战场。
于是他只得下令征调民夫,协助自己的亲卫队去抬尸体,一具尸体十个铜钱。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没有一个民夫领赏钱,整个卢龙道竟还自发的组织了十数个车队,专门用于运输这些威武将士的遗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