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无奈之下,戚宁只得触及老人的“伤口”
,问他们想不想知道儿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杀人犯。
而这一问题,足够调动起两位老人的情绪,于是他们逐渐地打开心扉。
吴良志父母都在税务部门工作,父亲还是中层干部,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感情和睦。
在他们的百般呵护下,吴良志度过了一个快乐安逸的童年。
吴良志性格开朗,活泼聪慧,读书时期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他都是班里的活跃分子。
与同学关系融洽,与老师沟通顺畅,虽然也经历了早恋、叛逆等青少年成长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但他一直是个知道学习上进的孩子,成绩基本都维持在班级前五名。
高中毕业后,他顺利考上外省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
四年大学生活后,吴良志回到本市,进入春海晚报社。
当时晚报社正处在优化变革时期,观念陈旧的记者、编辑被调整,诸如吴良志这样有干劲儿、有创意、有点子的年轻人便有了施展的空间。
凭着聪慧努力,吴良志很快便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
接着是首席记者,娱乐新闻部副主任,社会新闻部副主任、主任,仕途一路顺畅,前程远大。
在此期间,他与一名女作家结了婚,在妻子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将母女俩送到海外生活。
吴良志死后的第三天,他妻子便带着女儿从国外赶回来。
据他妻子说,这么多年虽然两人分居两地,但感情相当不错,吴良志一有机会便会飞到国外看她们母女,经济上也从未亏待过她们。
可以说,在吴良志的人生中,几乎找不到能令他产生心理畸变的因素。
如果非要找出所谓的挫折经历,那也只能说是他在大概一年之前的工作调动。
去年春天,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整合春海现有公办三家报纸,成立了春海报业集团。
集团一把手由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春海晚报社总编辑担任,其余领导相继顺延上位,春海晚报由此便空下了一个副总编辑的位置。
在当时看来,无论资历、能力、背景,这个位置都非吴良志莫属。
只是在上层领导对他进行考察阶段,他却“阴沟里翻了船”
。
吴良志头脑活泛,善于交朋纳友。
无论做记者时期,还是做社会新闻部的负责人期间,他都充分利用了职权上的优势和便利,与很多企业方面的老板结交成朋友,从而觅得为数不少的灰色收入。
其中,他尤与当年势力最大、财富最强的杜氏餐饮集团掌门人杜善仁,来往最为亲密。
去年7月份,杜氏集团“地沟油事件”
爆发初期,杜氏集团不从产品自身找问题,反而企图通过一系列软硬广告和公关措施,制造舆论、欲盖弥彰。
他们在各大媒体上都做了大幅广告,并且重金收买众多“水军”
为其擂鼓鸣冤。
而吴良志在私下收取重金之后,便开始不遗余力,亲手炮制了数篇为杜氏集团正名的文章。
还通过私人关系,拉拢兄弟媒体一起为杜氏集团助威。
可因政府有关部门明察秋毫,杜氏集团最终并没有渡过危机,还是为企业漠视消费者健康的恶劣行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就在有关方面宣布对杜氏集团予以严惩的同时,市委宣传部也在内部会议上对春海晚报误导舆论的行为提出严重批评。
此后,负有主要责任的吴良志,便被调整到同属报业集团旗下濒临倒闭的春海都市报社。
虽然坐上副总编辑的位置,但是此副总编非彼副总编,在集团中的地位可是差得太悬殊了。
好吧,就算这是一个挫折,但很难对一个心理成长一直相当正常的人产生致命打击,从而发生心理畸变。
而从吴良志在都市报社工作期间的一系列动作举措上看,他正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地企图重回集团的核心权力阶层。
从心态上说,他对前途是充满渴望,也满怀希望的。
而变态连环杀手,是因为绝望产生的愤怒,进而才寻求解脱的。
戚宁最后的结论是:从证据上看,贾姗姗或许是吴良志所杀,但其余人的死跟他毫无关系,他只是连环杀手精心推出的一个替罪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