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
nbsp;nbsp;nbsp;nbsp;再翻开一张,是对温州三府溺毙女婴习俗的严惩,上面同样落有朱批,“人命至要,父子至亲,今乃以婚嫁之累,戕思败义,俗之移人,一至于此,此实有司之责…所产女子,如仍溺死者,许邻里举首,发戍远方。”
【2】
nbsp;nbsp;nbsp;nbsp;还有对陕西道巡按不顾供他读书的糟糠之妻的处境,强行纳妾休妻的裁决请示,对于此案,黎靖北的御批很简单,“凡豪势之人,强夺良家妇女,奸占为妻妾者,绞。”
【3】
nbsp;nbsp;nbsp;nbsp;诸如此类的文卷还有很多,厚实的奏章上落满了深深浅浅的御批,笔触利落,字体遒劲,不难看出下笔之人心中所藏的宏图和锐意。
nbsp;nbsp;nbsp;nbsp;唐璎合上奏折,顿时心生感慨,暗叹黎靖北的为君之才,每一封奏折,每一个裁决下,仁义、法度都有兼顾。
不得不说,黎靖北虽然以法治国,却从不苛政,他既是心狠的施政者,又是天生的仁君。
nbsp;nbsp;nbsp;nbsp;除此类奏章外,还有他登基后为推行女官所做的努力,先是思想开蒙,令各大书斋下架了《女则》《女训》等读物,普及女子读正书的益处;再来是兴办女学,减免女子学费,为读书的女子发放墨宝竹简等;最后是鼓励科举,拟凡是家中有女秀才、女举人、女进士者,朝廷每年会发放五至二十两不等的银两补助。
nbsp;nbsp;nbsp;nbsp;无论是思想开蒙,兴修女学,还是擢选女官,他改革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难,皇帝的圣旨几度被内阁封还。
起草,驳回,再起草,再驳回,登基两年来他从未放弃。
nbsp;nbsp;nbsp;nbsp;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批红,唐璎心中忽然就升起了一阵酸胀感,既为他的坚韧,又为天下女子的处境。
nbsp;nbsp;nbsp;nbsp;她深吸一口气,忽而瞥见桌案的最里侧似乎躺着一本奏折,纸页微微摊开,上面没有内阁的票拟,似是密疏……
nbsp;nbsp;nbsp;nbsp;“让你看这些没有别的意思,朕只是想让你知道,登基这两年来朕都做了些什么。
朕所作的努力,朕所布的局,究竟值不值得你孤身犯险,风闻奏事一事,你”
nbsp;nbsp;nbsp;nbsp;见她许久没有动静,黎靖北顿住声音,抬头一看,却发现唐璎面色不大好,视线下移,随即瞥见她手里握着的一张折子,神情微微一僵。
nbsp;nbsp;nbsp;nbsp;他匆忙放下手中黑子,方想阻止她摊开,可唐璎已经看完了。
nbsp;nbsp;nbsp;nbsp;她看向帝王的眸光冰冷,眼中满是失望之色,“陛下,您这是何意?”
nbsp;nbsp;nbsp;nbsp;第52章第五十一章“你我当年若有子嗣,立为……
nbsp;nbsp;nbsp;nbsp;日晖下,女子一身青袍立于御案前,眉宇间盛满了怒气。
nbsp;nbsp;nbsp;nbsp;在黎靖北的印象中,唐璎向来给他的感觉都是婉约的,漠然的,疏离的,他甚少见过她这般凌厉之态,他依稀记得,她最后一次动怒还是自请离宫那日。
nbsp;nbsp;nbsp;nbsp;思及此,黎靖北的心猛然一抽,加快脚步来到书桌旁,从她手中抢过奏疏,神情间有些无措,“阿璎…”
nbsp;nbsp;nbsp;nbsp;唐璎松手,任由奏章从指尖滑落,眼底寒色未消,语意凛然,“我已经看完了。”
nbsp;nbsp;nbsp;nbsp;密疏来自大理寺少卿董穹,董穹和钟谧一样,都是黎靖北潜邸时期的旧臣,此人既是废妃令的发起者之一,又是楚夫人死后第一时间带头抓捕古月的人,是以唐璎对他印象深刻。
nbsp;nbsp;nbsp;nbsp;密疏所述之事乃先帝宫中的一桩惨闻,彼时嘉宁帝子嗣稀薄,人至暮年膝下仅得三位龙子,嘉宁末年,恭王和靖王相继离世,仅留下黎靖北一根独苗。
nbsp;nbsp;nbsp;nbsp;嘉宁十九年,丧子后的先帝病体垂危,新进宫的胡贵人却突然怀了孕,数月后,太医预测是男婴,太皇太后闻言大喜,撂下了许多赏赐,责令阖宫仔细些,唯恐胡贵人磕着碰着,伤及子嗣。
nbsp;nbsp;nbsp;nbsp;饶是如此珍之重之,胡贵人还是在七个月后小产了,原因不详,直至前几日,胡贵人的贴身侍女出宫嫁人了,所嫁之人“恰巧”
是个大理寺官员,为董穹下属。
nbsp;nbsp;nbsp;nbsp;没过几日,那官员上马时不慎摔伤了腿,董穹前去探望,这才从下属的妻子,也就是胡贵人当年的侍女口中处得知胡贵人家中还有两个读书的弟弟,胡贵人去世前几日三人还有书信往来,得知消息后,他心下有疑,便将此事禀告了黎靖北。
nbsp;nbsp;nbsp;nbsp;经帝王准许后,他对胡家兄弟展开了调查,还真被他查出了胡贵人当年小产的真相。
nbsp;nbsp;nbsp;nbsp;胡贵人四岁开蒙,长大后更是头脑聪颖,满腹经纶,才华不在男子之下,往昔在胡家时,两个弟弟的学业都是由她把关的,只是在她入宫后就再也管不着了。
nbsp;nbsp;nbsp;nbsp;她身怀龙子时,恰逢春闱在即,胡贵人放心不下两个弟弟,便挺着个大肚子,整夜挑灯替他们梳理考试内容,以致积劳成疾,身心俱乏,生产时大出血,最后一尸两命。
nbsp;nbsp;nbsp;nbsp;董穹以小见大,先是夸了一番女子读书的益处,例如胡贵人作为长姐,以自身所学惠及家中两个弟弟云云,并建议废掉“女子为官不过五品”
的限制,又点出女官政策的弊端——据各县申报,今岁新生婴孩的数量比往年低了近两成左右,若咸南就此人丁减少,长此以往,将为祸患,特此劝谏女子入仕的首要条件是先成家,凡入仕的女子,必先有子嗣,才可当官,方可保咸南人口兴旺,社稷无虞……
nbsp;nbsp;nbsp;nbsp;洋洋洒洒的一篇下来,密疏的最后,还有他“自己”
的一些谏言——即各家各户中,凡有女子入仕者,朝廷可视子嗣多寡予以补贴…
nbsp;nbsp;nbsp;nbsp;因胡贵人的事特属皇室隐私,董穹便“合情合理”
地采用了密疏的形式,不必通过内阁票拟,便可直达天听。
nbsp;nbsp;nbsp;nbsp;饶了一大圈,唐璎哪里还不明白,这份奏疏分明是黎靖北授意的,包括那条“女子必须先有嗣才能当官”
的条例,一看就是黎靖北的手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