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一年多哥俩带领大伙辛辛苦苦,好容易建好了。
到现在说盖错了,你娘那个的,你说错就错啦?自己的工钱不给也就算了,可跟人家老赵咋交代?想到这儿张队长瞪圆双眼。
。
。
。
。
杨司令来了,大家都喊他杨司令,本人到底叫什么倒也没人关心。
人长的也像个司令,高高壮壮,腆着个大肚子,跟《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似的,没有摆不平的事。
杨司令只说了一句:快晌午了先吃饭,用什么事吃完饭再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几个小时后,德国专家和张队长搭着肩满身酒气一路趔趄的回来了,克劳斯学会的第一句中国话竟是;操,张队长,干杯。
张队长也应到;操,干就干,怕你个狗操的。
德国专家的职业道德在中国特色的乡土酒文化里瓦解冰消了。
据说李翻译事后抱怨;那天我被下药了,睡了两天三夜。
如果我在的话决不让克劳斯先生在验收报告上签字,那图纸他费了多少心血?可现在…哎,中国人这素质真是没救了。
不管张大汉奸如何不满,这个由德国人设计,香港宏生投资,张家屯和赵家岗瓦匠队联合施工的玻璃厂总算是落成了。
非认证烈士
张队长去赵家岗结账,赵队长请了酒,俩人还拜
了把子,想到从此后方圆几十里赵大哥和自己成了建筑行的龙头老大,那气势怎一个爽字了得。
更让人惊喜的是赵大哥有个八十多岁的爷爷,有学问见识广当过兵。
虽拖着一条残腿但十分健谈。
买卖有赵大哥照应,自己有的是时间,老人也喜欢这个精明、壮实的盟孙,每天几壶小酒,两碟小菜,给张队长描绘出一个从未见识的世界。
老人说;中国公认的有三大武术之乡,广东佛山、河南少林寺、河北沧州。
广东人好利,河南人好名,沧州人重义。
自古说穷文富武,沧州则不然,几乎人人习武。
当年北京城有南皮的镖师,吴桥的杂技之说。
南皮人在朝里有张之洞、张之万哥俩作大官,宫里有大太监安德海。
官道上镖师大多是沧州老乡,那镖压的有气势。
在京城挨了混混欺负,只一句;打丫头养的,附近若要有沧州人绝会出手相助。
这帮人从小吃苦练武,筋骨壮,手底下明白,那些混混岂是对手。
这帮被骂作丫头养的地痞被教训过无数次后终于悟出了吃亏的原因,就因为对方喊了句;打这个丫头养的,自己便被饱以老拳。
不知是南皮人舌头硬,还是京城人被打昏了头,这句话到了混混嘴里成了打个丫挺的,并且成了京城混混的标配。
每次看到京城那些皇城根下的作家冒充混混张口就丫挺的,笑意便挤上眉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