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五品以上官员退休享受半俸,有功之臣因皇帝特恩者可获全俸。
唐代官员根据品级发放俸禄,以九品区分职级,作为发给俸禄的标准。
唐代官员有散官与职官之分。
散官是一种表示身份地位的等级称号,没有实际职掌,相当于我们今天机关里的局级、处级纪检监察员之类。
职官表示实际职守,有职有权。
各级官员的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而俸禄只依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
领取的俸禄包括禄米、俸钱和职分田等。
以安史之乱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实行年禄、月俸双轨制。
京官正一品每年给禄米700石,从一品600石,正九品40石,从九品30石。
月俸开始时称俸料,只给铜钱与食料。
唐玄宗开元年间,月俸又包括杂用、防阁和庶仆等内容。
防阁是一种卫士,相当于今天的警卫员,五品以上的官员才配有防阁;庶仆是一般的佣人,配给六品以下的官员。
后期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但支付时往往付给谷帛等实物。
唐代官员的俸钱中不但有生活费,还包括办公费,总的趋势是数额不断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钱高出京官。
唐代官员从政府那里所得的俸禄包括禄米、土地、俸料三大项。
一、禄米。
《新唐书食货志五》云:“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
递至从九品为30石,都是每年供给一次,外官无禄。
至贞观初年,中书舍人高季辅建言:“外官卑品贫匮,宜给禄养亲。”
此后,规定外官比京官低一等给禄,一品以50石为一等,二品三品以30石为一等,四品、五品以20石为一等,六品、七品以5石为一等,八品、九品以2石5斗为一等。
若无粟则以盐代禄。
此外,百官在年终考核中得到上考者,可得到奖禄一季或一年。
二、土地。
在均田制度下,唐代职事官、散官、封爵、勋官等均可按品级受职分田和永业田。
据《新唐书食货志五》载,一品有职分田12顷,二品10顷,递至九品2顷,皆给百里内之地。
诸州都督、都护、亲王府官二品12顷,三品10顷,递至九品2顷50亩。
武官、三卫中郎将、上府折冲都尉六顷,中府五顷五十亩,递至队正、队副80亩。
此外又有永业田,亲王100顷,职事官一品60顷,郡王、职事官从一品50顷,国公、职事官从二品35顷,县公、职事官三品25顷,递至九品2顷。
上柱国30顷,柱国25顷,上护军20顷,护军15顷,散官五品以上给同职事官。
如果职事官被解免者,则追回田亩,若被除名者,则仅受口分之田,若袭爵者,不另给田亩。
这些规定,只是政府的一种限田措施,并不能实授其地。
不过,《食货志五》说:“凡给田而无地者,亩给粟二斗”
。
但从白居易的《问议百官职田》看,唐代官员从政府那里所得土地收入主要还是靠职分田。
职分田一般按每亩收六升的租率出佃,所谓“依品而授地,计田而出租”
。
三、俸料。
唐代官员的俸料制是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制定的。
所谓俸料,包括月俸、食料、杂用,职事官又有防合或庶仆(一品至五品有防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