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至于历史,梦枕貘老师写平安时代的故事,不是在复原平安时代的历史,而是做了一些自我表达——碰个瓷,我通过写作想做的,也绝不是讲述某段具体的历史。
选择古代背景,是希望故事能带有一些中国古典文学的美感。
.
《好友》在内核上是“出世”
的。
除了《平家物语》的幻灭感和《大明宫词》的悲沉感,我在写作的时候偶尔会想起来书写梦境、悟道的唐传奇小说。
反对迷恋权力,《好友》写作的关注点始终不曾落在权力争夺和谋略智斗上,我更感兴趣的是人的境遇。
综上,我也很难说这是“权谋文”
。
.
-
《好友》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小说,因此文章第一卷甚至第二卷的处理,是比较粗糙的。
读者如果去看章节字数,可以发现,在前两卷,我经常写出不到3000字的章节,这是写作不稳定的一种表现。
不止一个读者向我表达过,第一卷刚开始不好读,不是指切入不快,而是信息量很大,所以自己不太习惯,这是确实存在的问题——
.
前两卷处在摸索期,我自己的手感比较生疏,并且我在写作前期,一直处在一种对网文“水土不服”
的状态里,我没有自己是在写网文的自觉(我没有意识到,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并非是“精严复杂”
,更多的是“容易进入”
,网文具有较强的快消属性,大部分读者想找的是一篇能让自己快速看下去的作品),所以,最终呈现出了开头比较难读、甚至有些晦涩的效果。
.
点一首《美错》,就当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吧。
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我不是第一次写v文——我不知道这样写能有多冷门——我不会有胆量去这样写;而我相信看下来的读者,已经接受了这篇作品不太一样的阅读模式,从中获得了自己的情绪体验。
.
-
作为作者,我没有提前写大纲的习惯,没有具体的大纲,但是在写作前,我是对《好友》做过一些规划的。
我本人是做文学批评出身,所以在动笔前,按自己做批评的时候会关注的角度,大致规划了一下文章结构:
.
前佛玄、后岐靖。
前一半在野,少年意气最重,故事可以有一些唐传奇(比如红线传、聂隐娘)的江湖纵横感和非现实感;后一半在庙堂,王侯取代任侠,现实责任加重,帝国的阴影和皇权的重量压了下来——文章的出世格调前后统一,但前后的风格要有区别。
楔子插在前后之间,要能关联前后。
佛道的出世感要在全文隐约浮动,给全文打上相对统一的底色。
次要人物前后穿插交织,与主要人物共同织出命运图案,构成结局。
.
-
八卷正文结束,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我觉得文章大体上完成了最初的结构设想。
8卷:起,承,转,合,再起,承,转,线索聚合得出结局,每3章一个题目,除终章《偕隐》外,共8卷*30章,结构比较匀称。
写到正文结束,我给自己的坚持打个90分,不容易,写下来了;我给这次写作的完成度打80分,这可以称为一次“创作”
,有一定的主题深度和复杂度,不至于对不起自己的专业,也基本完成了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