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是包拯的字,据包拯自己说是他的先生宁老先生为他取的,希望他能够以后能成为清廉端正的佐政能臣。
他说着还对林莱眨眨眼。
林莱:“。”
倒也不必这么暗示她。
——“先生”
可以拿来做对包拯这样能人的敬称,可也有老师的意思啊。
林莱并不理会又借机调侃她的天残老人,再对包拯一行礼:“包先生。”
包拯道:“如此也好。”
互相认识过后,众人落座。
略寒暄过后,林莱就说起了金龙寺恶僧此一节,叫包拯知晓她就是当时另一个“受害人”
,说罢还谢过包拯当时的仗义执言,末了疑惑起来:“借此管中窥豹,便可知先生品德绝佳,又得朝廷看重得中进士,拜为地方官,却又如何成为废员了呢?”
对于林莱这个说辞,便是天残老人和了然都十分好奇。
而先前包拯病昏于大相国寺门前,被了然做主收留后,他一直在养病,而了然大和尚又不好提起人家的伤心事,故而一直没有过问。
现下林莱问出来,了然大和尚便跟着看向面露愧色的包拯。
包拯叹了口气,“此事说来话长。”
没事儿,大家都很乐意听一听。
原来包拯于定远县走马上任后,就接连破获好几桩悬案,在定远县声名鹊起,由此便有那有冤之人对他很向往,想要他为自个伸冤。
就是吧,这有冤的不一定是人。
这不,就有了那么个乌盆案——受害人刘世昌去外收钱的路上,被定远县附近一对心黑的夫妻,赵大夫妻谋财害命。
这还就罢了,那对夫妻还将刘世昌的尸骨融入到他们家做的乌盆中。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后来一个张三伯来赵大家收债,临了那刘世昌所附着的乌盆被当做了饶头,被这张三伯带走了,刘世昌就现身拜托张三伯替他伸冤。
这张三伯很是古道热肠,又听说定远县县令断案如神,便带上了这乌盆前去喊冤。
包拯果然不负众望,听了刘世昌的冤情后,就派衙役去刑拘那赵大夫妇。
赵大之妻很快就认了罪,偏赵大就是不松口。
包拯便叫衙役用刑,不想赵大外强中干,受刑才将片刻就嘎了。
按说赵大虽然死不松口,可证据确凿,又有赵大之妻的口供,可奈何这案件中“人证”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证,赵大又当庭死了,这就叫不太看得上包拯的上峰自认捉到了他的小辫子(原因么?包拯上任后就没去好好拜会过那位上官就是其一),于是就叫人挑不出错地将他革职了。
包拯对于自己被革职这个结果,实在懊恼,但他更多还是懊恼自己新官上任后,想要尽快树立自己的威严,好肃一肃定远县上下懒散无状的官风,便有些急于求成了。
可对于他严格处理那近乎异端的案件,给怨鬼伸冤,叫对方得以瞑目一情,他是不后悔的。
只是如今他成了废员,不知道何时才能起复。
想到这儿,包拯不免叹了口气。
而他的听众中,林莱和天残老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师徒俩用眼神交流。
徒弟:‘文曲星君都能被罢官?’
师父:‘这自有深意。
’
不等他们俩再交流什么,了然大和尚就若有所思地看过来。
林莱和天残老人便暂停了两人之间的私密交流,还很有默契地回给了然大和尚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