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还是个比较难的证明题。
最开始林莱还不知道郑晓东这个具体的嫌疑人时,她就对嫌疑人做过侧写:
30-35岁,亚裔,受过高等教育,有机会接触到最新法证知识,反侦查意识很强,看起来很有魅力,能轻松地令年轻女孩子卸下心房。
这里面其他的先不说,仅就“反侦察意识强、掌握最新法证知识”
这两点,就足以说明这样的嫌疑人很难抓,也很难找到有力证据,尤其是真凶在三藩市作案时,他已经是个成熟体了,新手会犯的错误他一个都没犯。
不过这并不是说,林莱就拿这样的凶手没办法了。
这类凶手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因为他获得他独特快感的方式并不常规,放到这个案件里就是真凶更多是靠杀害、凌虐他父亲情妇的替代品,来满足他扭曲的心理。
这么一来,这类凶手为了让快感更多、更久地停留,他们通常会重返案发现场,甚至冒险参与到警方的调查进程中,还有一点是他们通常会拿走所谓的“战利品”
,用来在事后回味。
一旦他们从一起案件中获得的快感消失,他们就会紧锣密鼓地制造下一起案件。
然而因为快感的阈值提升了,就导致这类凶手从案件中获得的快感越来越少,那快感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凶手的冷静期会越来越短。
这就是为什么林莱要尽快查清楚这起案件,就是避免又一个受害人出现。
好在她已经有了准确的目标,还知道该如何找到有力证据。
“战利品”
。
林莱看过卷宗后,肯定郑晓东带走的“战利品”
是他的作案工具。
林莱知道他的作案工具是非常规的,她在自己的软件还没有完成前,尝试着从她已知的凶器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最终她从BTK的作案特征中得到了灵感,确认了郑晓东使用了和BTK这个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同样的凶器:
塑料袋。
这么一来,他就能欣赏受害人一点点失去呼吸,在塑料袋中更加狰狞的面容。
从这点来看,林莱更加了解郑晓东的性格特点。
这对她对他做最后的侧写很有帮助。
这个人自大到自负,掌握着受害者生杀大权这点还进一步加大了他这一性格特点。
对了,他第一次作案,最终他被无罪释放这一点也是。
说起这件事来,那个目击证人应该就是郑晓东害死的。
这在另一方面又让郑晓东变得更加谨慎,因此他来到三藩市后,进入了相对比较长的一段冷静期。
他这样又谨慎又自负,还真适合来钓鱼执法呢。
最重要的是他绝对保留着“战利品”
。
到了这里,林莱就确定这起案件妥了,接下来就是该怎么让郑晓东破防。
林莱就这么留意起了郑晓东,即先送给他一套被监视套餐。
林莱借此弄清楚他的现状,活动范围,人际关系等。
哦,还有他的住所。
种种信息,她都做到了了如指掌。
接下来,钓鱼执法开始。
这次钓鱼执法,起到最关键性作用的人物,就是神断海叔。
他老人家如今在三藩市可谓是家喻户晓,因为是靠所谓的玄学断案,那肯定会有很多人觉得这太离谱了,然而海叔又真的让警方破获了数件凶杀案,这就导致那些不信的人心里也跟着打鼓,进而形成一种“宁可信其有”
的心理。
尤其是对罪犯来说。
这一次,海叔只是恰好和郑晓东在同一家饭店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