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至于二里头的征服者,灭掉了夏王朝的商人,为什么他们的陶器分属下七垣和岳石文化,却没有自己的特色?
这群征服者的来历扑朔迷离。
附录:关于夏朝的记忆
目前已发现的殷商甲骨卜辞从来没有提到过夏朝,这有点不好解释。
有学者认为,从来没有过夏朝,所以商人没有记载;也有学者认为,商人肯定知道夏朝,只是甲骨卜辞只专注祭祀神灵和现实问题,不涉及改朝换代的历史,所以不用提及。
17
《尚书?汤誓》是商汤灭夏时的讲话,不过考古学者认为,这篇内容并不可靠,很可能是西周以后的人创作的。
《诗经》里有一组商人的史诗“商颂”
,在歌颂商汤功业的《长发》中,出现了一句“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大意是,商汤先讨伐韦和顾,然后又进攻昆吾和夏桀。
对于灭亡夏朝的丰功伟业,“商颂”
只有这一处。
而且,《诗经》里的“商颂”
未必是商朝原创的作品。
灭商之后,周朝把一部分商王族分封到了宋国,以传承商朝的世系,但宋国人最
初并没有“商颂”
,是春秋初期的宋国贵族正考父从周朝掌管音乐的“太师”
那里得到了“商颂十二篇"
。
18
这组“商颂”
的最初作者已无从知晓,也许是商朝的史诗被周朝接收,又保存了三四百年才交给宋国人,这中间,周人很可能对它们进行过改编,原创性打了很多折扣。
正考父是孔子的七世祖,编辑《诗经》时,孔子把“商颂”
也编了进去,遂流传至今。
在可信的史料里面,最早提到夏朝的是灭商的周人:
其一,《尚书》中周武王和周公两兄弟之间的讲话经常用夏朝做历史借鉴。
周人认为,晋南地区是夏朝故地,周武王之子成王分封弟弟叔虞到晋国时曾发表一篇训话,提到当地是“夏墟”
;成王还说,应当用夏朝的政治理念(“夏政”
)去统治当地土著。
(《左传?定公四年》)但在考古中,晋南尚未发现夏朝的高等级城邑。
其二,周人似乎还记得二里头古城的存在。
周武王灭商后,准备在洛水边建一座新城,武王说,那里是夏朝的故地:“自洛泗延于伊讷,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逸周书?度邑解》)所以周朝在这里营建了洛邑(洛阳),位于二里头古城以西20公里处。
在传世古书中,对夏都记载最准确的就是这一处,出自《逸周书》。
这部书因没有进入儒家“六经”
,长期不受重视,但它的很多信息非常独家,不是毫不知情的后来者能杜撰出来的。
注释
1《史记?夏本纪》。
《史记?殷本纪》:“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
汤乃兴师率诸侯……遂伐桀……桀败于有嫉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既胜夏……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