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里头-夏朝的青铜礼器很少有纹饰,而郑州三座窖藏坑的铜器
属于迄今发现最早的商代有纹饰青铜重器,铜鼎上的兽面饕餐纹和良渚古国玉器的神人兽面纹高度相似。
在上古,青铜器非常贵重,一般只有发生战乱或仓皇逃命时才会挖坑掩埋。
郑州商城这三座窖藏坑并不符合“逃亡藏宝”
的特点:掩埋得非常从容,器物摆放整齐,且伴随着一些仪式性工作。
比如,张寨南街窖藏有大小两件铜鼎,为了让两件鼎的口沿一样高,操作者还特意把大鼎底部的地面挖低了一些;向阳厂和南顺城街的窖藏不仅数量多且码放整齐,坑内地表还进行了整理,有铺设木板和撒朱砂的痕迹;南顺城街窖藏坑分两层,底层埋了几件完整的陶器,
南顺城街窖藏坑出土铜鼎及拓片17
发掘报告没有详细介绍。
本书认为,
第二层才放置青铜器。
这不会是逃难之前埋藏宝物的行为。
“逃亡藏宝”
一般出现在王宫或贵族生活区内,但郑州商城的三处窖藏都在主城墙外侧,地势高,视野好,逃难者不会在如此醒目的地方埋藏宝物。
所以学者多认为它们是商王举办祭祀的产物,而祭祀的对象可能是地神或天神。
18
这三处窖藏以青铜器为主,只在张寨南街窖藏坑中埋入少量兽骨和人骨,另外两座没有任何人畜遗存,只有器物O对此,这少量兽骨和人骨应该是有意放
置的,可能代表了从人牲、牲畜献祭到器物献祭的过渡。
这种摆放器物并埋藏祭祀的活动,在古老的新石器时代曾有先例。
比如,距今8000年前,河北易县北福地遗址的祭祀坑,就埋有陶器、玉器和石器,其中有体型非常大、没有实用价值的石斧,完全是礼仪用途;】95000年前的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也有埋各种陶“筒形器”
的祭祀现场,到4000多年前,屈家岭文化已演变为石家河文化,但仍在埋葬大量陶塑小动物和人偶献祭。
郑州的铜器窖藏坑距离商朝开国200余年,朝野上下的人祭活动曾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而此时,商王居然开始尝试不杀人、不杀牲的祭祀活动,这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按照商人的观念,如此奢华的祭祀物品不搭配一些人牲,肯定属于“暴殄天物”
。
但就在早商与中商之交,即商朝开国200年左右时,某位商王可能曾试图改革人祭宗教,用埋葬器物献祭代替杀人和杀牲。
这场革新运动的另一个表现是,王宫区锯制头盖骨的工作场戛然而止,大量即将完工的成品被投入壕沟埋葬,似乎商朝上层一夜之间皈依了“不杀人”
的新宗教。
变革来得很突然,但仍有先兆可寻。
埋设器物的献祭方式,曾出现在商人遥远的南方据点盘龙城商城。
在王家嘴聚落,有H6和H7两座只埋葬器物的祭祀坑,埋有铜器、陶器和玉石器,属于盘龙城文化五期,比郑州商城向阳厂和南顺城街窖藏约早六七十年。
这应当是商人征服者受到当地土著文化(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遗存)的影响。
盘龙城商人的墓葬有人殉,但人祭和随意杀人(灰坑葬)的现象很少--这是和中原商人比较大的差别。
盘龙城这一支征服者可能和郑州王室联系密切。
在郑州商城曾发现有湖北特征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残片,20很可能就是盘龙城征服者向王都输送了制陶工匠的缘故。
可以合理推测,受盘龙城商人贵族的影响,某位商王突然接受了不杀人的埋祭理念,开始推行宗教革新,这才有了郑州城外的青铜器窖藏以及被掩埋在壕沟中的头盖骨堆积。
几乎和这场“埋祭改革”
同时,商王室内部爆发了激烈冲突和战争。
结果,早商极盛时代终结,不仅郑州和偃师商城,各地大大小小的商城也相继沦为丘墟,如垣曲、东下冯、盘龙城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