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云岚想起来,张颖其实也没那么不堪。
还在一起时,就知道他对工作非常认真,怪不得他能得到姚玲器重。
可他站在小鱼儿的立场,越一副有信心的样子越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见他要朝方昊发问,顾云岚倒有了兴趣,想看看他的表现如何了。
张颖起身面向方昊,问道:“第一个问题,你刚才说,《失落的果实》原著二十七万字;《女吏》原著八十万字。
《女吏》内容几乎是《失落的果实》的三倍,请问,若是抄袭,如何抄出三倍的体量?”
“抱歉,我不做倾向性推论。”
方昊的声音冷静、沉着,“但我可以列举事实,《女吏》增加了角色,扩展了配角支线情节,因此字数比《失落的果实》多很多。
但在主线情节上,与《失落的果实》几乎完全重合。
这一点我已出具鉴定报告。
所有学生在学习写作时,都做过扩写诗文的训练。
扩写并不改变基本内容来源于原文的事实。”
对于方昊的回答,张颖并不表态,又接着问:“第二个问题,你是否承认,《失落的果实》与《女吏》两部作品题材、主题思想相似?我在此强调一点,法律不保护思想,保护的是具体表达。
同题材、同母体、同故事模型的作品比比皆是,在相同题材、主题的作品中,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的情况很常见,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它们之间并不构成抄袭。”
顾云岚皱眉,张颖的提问混淆了故事模型和具体情节。
在任何一本论述戏剧的专著中,所总结的故事模型最多不过二三十种,一切故事均可归类于某个故事模型。
同属某个故事模型,这当然不构成抄袭。
她不信张颖分不清两者,他这样提问,是刻意误导法官。
方昊又如何听不出张颖的用意,他淡淡地道:“我承认《女吏》和《失落的果实》题材相似,表达了几乎相同的主题。
但在进行核对审读时,我从未以主题相似作为鉴定依据。
具体的情节设计,才是传达出主题思想的表达手段。
我鉴定依据的是两部作品的情节、故事线,正是所谓的‘具体表达’。
故事模型是固定套路,但具体情节设计具有作者的独创性。”
因方昊只能做客观陈述,周琛举手补充:“审判长,我方认同,因题材相似,从而故事模型相似,这不构成抄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