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臣辽东招讨使耿明谨奏……是役吾军于辽东城外大破渤海国辽东总制大将李居正部,斩首九千七百五十七级,获铠甲兵仗以万数。”
“初二日,渤海遣使裴颋诣东都请和;臣已勒兵续围辽东城,伏请圣裁攻守之宜……”
洪武七年五月初九,随着汉军大捷的消息从辽东传来,庙堂之上原本还有些担忧的官员们,莫不欢忭鼓舞。
渤海国遭受重创,大玄锡遣使的消息,更是令不少官员暗自谋划,试图索要更多疆土。
对此刘继隆却依旧保持最开始的态度,那就是东辽水以南、浿水以西,长岭府以南。
尽管这只是比明代辽东多出平壤等寥寥几座城池,但也足够大汉好好消化了,再深入便无法实控,甚至会扰乱本就安定下来的东北局势。
更何况渤海国已经表态臣属,大汉完全可以温水煮青蛙的先移民实土控制辽东,再从经济着手不断干涉渤海国内政。
维持个虚弱的对手,总比培养更为强盛的对手要好。
历史已经证明,东北这块地方的少数民族有足够的实力来形成新的势力。
联合虚弱的渤海来绞杀强盛的对手,等到本国强大后再直接吞并被大汉所掌握经济命脉的渤海,这无疑更为方便。
正因如此,刘继隆并未想着激化渤海国矛盾,而是准备就这样吊着渤海国。
只要战事不停,渤海国从辽东迁走的十余万百姓和前线的两万余兵马就无法安定下来,只能由后方不断提供物资。
对于大汉而言,维持十几万军民几个月的粮草军饷不算什么,但对于渤海国来说就足以让国内经济濒临破碎,加重国内矛盾。
刘继隆需要的是虚弱的渤海,而不是死的渤海,维持现状就已经足够,所以他令耿明继续包围辽东等城池,等待朝廷与渤海国议和后,准备接管辽东全境。
时间就这样来到了六月初,此前忧心忡忡离去的裴颋,再次以使臣的身份见到了刘继隆,但这次他的姿态十分卑微。
“下国使臣裴颋,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贞观殿上,裴颋按照礼数舞三圈,而后朝刘继隆再三作揖朝拜。
刘继隆坐在金台主位上,饶有兴致的看着风尘仆仆的他。
“朕未曾想到会如此之快的与裴大使再见,不知渤海郡王派遣裴大使前来意欲何为?”
面对刘继隆心知肚明却还故意调侃的行为,裴颋虽然有些无奈,但却还是恭顺道:
“伏惟陛下圣武天纵,威加海表。
前者小邦不识天命,妄抗王师,致有辽东之衅,此诚臣主之过也。”
“吾王大玄锡,慑服天威,愿举辽东之地永隶大汉版图,岁贡貂革、海东青,永为东藩。”
“若王师收复辽东,望乞陛下垂恩,请开边市便宜臣国,许我遣学子入太学,习礼乐、读诗书。”
“渤海地处僻壤,若得沐华风,世世不敢忘陛下教化之德……”
相比较上次裴颋还有自己的小心思,这次的裴颋则是可以说完全想着完成任务,根本不敢生出任何小心思。
见他如此恭顺,刘继隆也收起了戏弄他的念头,沉声开口道:
“朕膺天命,坐中国而制四夷,四夷皆为朕之赤子。”
“渤海所为,譬犹童孺负气,朕岂与较哉?”
“今渤海郡王能悔过迁善,朕甚嘉之。”
“俟朝廷收复辽东,当于边城立互市,许渤海子弟入辽东官学受业。”
“其中有俊异者,可升太学,进而肄业国子监……”
裴颋没想到刘继隆如此好说话,几乎是开口便原谅了渤海的罪责,并答应了开放边市,只是将渤海使者学习礼制改为了学子从辽东日后官学一点点的考入国子监。
对于已经将大汉官学制度烂熟于心的裴颋而言,尽管此举未曾达到他心中所求,但已经十分不错了。
想到此处,裴颋便恭敬作揖道:“臣叩谢陛下隆恩。”
“此事既已定下,汝不日便归国将此事告知渤海郡王,秋收前夕撤军民归渤海。”
刘继隆定下了时限,这令裴颋感到了艰难,却不得不应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