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因此在他目光下,严可求三人尽皆沉吟,唯有郭崇韬率先开口道:
“殿下,明日朝会,您不必表态,亦不必动怒,只需明言此行乃奉旨办差,一切依《大汉律》及《考成法》行事即可。”
“不表态,便是最强的表态,让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六科按章程清丈田亩、核查图籍文书。”
“殿下手握大义名分,又有神武天骑在手,何须与他们等做口舌之争?”
“只要章程无误,证据确凿,便是陛下也无可指责,此乃阳谋,迫其自乱阵脚。”
见郭崇韬所说的与自己所想的相差不大,刘烈微微颔首,而严可求也在沉吟过后说道:
“郭公所言极是,然眼下非常之时,当用霹雳手段!”
“臣以为首恶必办,擒贼先擒王,是以殿下理应从以西国公、淇国公、英国公等三家为首的这十五家勋贵查起!”
“他们田亩最多,关系网最盘根错节,若是每个人都干干净净,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先查他们便是敲山震虎,足以让整个关中的魑魅魍魉胆寒!”
刘烈点头,同时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两位先生说的都不错,然律法为尺,分寸不可乱。”
“既然要查案,那便要查得铁证如山,让人无可挑剔。”
“每一亩隐田,每一笔亏空,都要有文书、人证、账册相互印证。”
“案卷要做得如同铁桶一般,经得起天下人审视。”
“如此,方显殿下并非意气用事,而是秉公执法,为国除蠹。”
“此案之后,《大汉律》之威严,将深入天下人心。”
刘烈在普宁县做过司户,自然知道司户的图籍文册有多繁杂,又有多少猫腻。
只有把这些猫腻都找出来,把案子办得铁证如山,洛阳那边才不会有人挑自己的理。
在刘烈这么想的时候,卢质则在气氛安静后开口道:“殿下谋略深远,然办案亦需讲究手段。”
“臣以为,眼下可令六科给事中们动起来,将查案之风声透漏给市井小民。”
“关中百姓苦贪官污吏久矣,若是将风气带动,届时关中必然街头巷议,舆情汹汹。”
“届时,关中这群贪官污吏便是想暗中串联、转移罪证,也难逃万千耳目。”
“殿下您手握大义,掌着强兵,再占了民心,何愁大事不成?”
刘烈听罢不断点头,心中犹豫尽去,不由深吸口气道:
“既是如此,明日便按如此章程操办,然京察官员大多稚嫩,还是得仰仗四位先生操持才行。”
“殿下言重了……”
四人连忙作揖自谦,而刘烈也随即令人传膳,与四人共用晚膳后才各自返回院子休息去了。
在暮鼓作响下,长安城内的达官显贵似乎都收敛了不少,就连百姓都能感觉到近来十分安定。
许多百姓联想到今日浩浩荡荡的队伍,无须六科官员掀起波澜,百姓们自己便讨论了起来。
兴许是听到了许多百姓的议论声,许多心中有鬼的官吏可谓辗转难眠。
在这种煎熬中,漫漫长夜终究被晨钟破开……
“铛…铛…铛……”
晨钟余韵中,长安留守的官员也是时隔许久的再度早起上朝,分列左右。
新旧官员泾渭分明,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而西国公厝本等十余名勋贵则是都在队伍前排,时不时用余光打量金台之上的刘烈。
刘烈身穿玄衣纁裳,眼看百官入班结束,当即便开口说道:“京畿乃国家根本,故此陛下时常忧心京畿吏治,特命孤前来京察。”
他的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官员耳中,字字如锤。
“此次京察,一应事务,皆由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六科依《大汉律》及《考成法》办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