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是在某看来,这弊端并非无解。”
他目光看向刘烈,对其作揖道:“只要殿下能顺利克承大统,今日一切仇怨,届时皆可化为乌有。”
“勋贵豪强再能,也不敢与继承大统的殿下算账,而殿下则可庇护某等。”
“只要殿下牢牢掌握着张氏和曹氏等少数几位郡王的支持,便是将领浮躁,亦不敢起兵作乱。”
“故此,眼下重中之重,非是忧惧日后,而是如何将这件‘得罪人’的差事,办得无人能指责,办得让陛下彻底满意。”
他的话,如同拨云见日,将问题的核心赤裸裸地摊开在了众人面前。
只要皇帝满意这件差事,刘烈日后必然继承大统,那些勋臣官员便只是跳梁小丑。
想到此处,刘烈的目光扫过三位心腹谋臣,最终重重一点头:“赵先生所言,深得吾心。”
“阿耶要的是结果,是一个清明的天下,更是实边所需的那数十万罪民。”
“诸位先生且说说,这京察天下之事,又该如何着手?”
对于刘烈这番话,郭崇韬立刻表态道:“眼下已是腊月,再过半月,国子监及各地官学便有数万学子完成学业,候官候选。”
“这些人年轻气盛,尚未被官场染黑,正是一把快刀。”
“依臣所见,殿下可按照先前陛下所言,从中遴选锐意进取、家境清寒者,充入京察队伍。”
“此外,临州毕业即将归来的那两千余学子更精通刑名钱谷,用起来比新人更为老辣!”
“是极。”
严可求点点头,附和着郭崇韬的话,同时补充道:“人手可解,方略却需调整。”
“京畿道之标准过于宽松,若欲达成陛下所需之规模,牵连标准必须放宽,如此才能牵连更多的罪民。”
他声音平静却说着最酷烈的话,但众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赵光逢更是补充道:
“话虽如此,律法尺度,必须明发天下,让所有人知道因何而罪,而非暗箱操作,此谓阳谋杀人,使得他们心服口服。”
“此外京畿道判决既然已经下来,那便先开始造势,让各地报社将此次殿下所查案例、判决,择其典型,刊印成册,发于报纸之上,以示朝廷绝非滥施刑罚,而是有法可依,有罪必惩。”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一条清晰而冷酷的战略逐渐成型。
以放宽标准扩大打击面,以新生与沉沦之吏为爪牙,以明发律令为旗帜,最终达成皇帝所需的“人口”
与“田地”
两大目标。
刘烈听着三位属官将一项项细则完善,原本凝重的脸色也渐渐舒展,最后笑着点头道:“如此便依诸位先生之策,只是还需要劳烦诸位先生奔波。”
“郭先生,劳你即刻草拟征调学子与临州旧吏的章程。”
“严先生,由汝主持官吏从《大汉律》中挑选条例,拟定《京察天下诸道量刑则例》,将标准明晰。”
“赵先生,以报社报纸引导舆情,行刊发之事,便交由汝统筹,此外再请卢先生将京畿之事妥善解决后,立即带领京畿道诸多京察队伍听令,等待入剑南道京察。”
对于刘烈的安排,三人齐齐躬身:“臣等领命!”
刘烈看着他们,郑重拱手:“孤之前程,大汉之社稷,尽托付于三位先生了。”
郭崇韬、严可求、赵光逢三人连忙作揖回礼,接着便在刘烈注视下离开了东宫。
“噼里啪啦……”
腊月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新年的喜庆气氛却被另一种更加炽烈的情绪所取代。
洪武十二年的开端,神都洛阳的街巷里弥漫着的,不再是年节的欢腾,而是一种压抑的嗡嗡低语。
自洪武三年刘继隆力排众议,在天下各州县广设官学以来,如今已是第九个寒暑。
寻常百姓家的孩子,纵使无法如富家子弟般十年寒窗求取功名,但也能送进去读上两三年书,识得几百常用字,会写自己姓名,看懂官府告示。
这点滴的教化,于国而言是开启了民智,于民而言则是多了一扇窥见世道的窗。
正是因为天下官学推广,因此朝廷开办的报纸才能被平民所读懂,为平民添了处看不到的风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