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546章 枝干凋敝(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好好好!

人言永昌偏僻贫苦之地,如今看来言不符实。”

“光是这永昌城外的耕地便不下二十万亩,这些粮食尽数收获,不仅能让军民饱食,还能接济后方运转而来的民夫!”

高骈此刻十分高兴,他身后的李阳春、王建、张武等人也是尽数展露笑颜。

南诏遭受重创,留守永昌的军队不过两万余人,李阳春带着蛮兵势如破竹的攻入永昌的山间平原,迅速攻破永昌城并扑灭了城外的大火。

得到城外的这些粮食后,起码未来几个月是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了。

想到此处,高骈看向身后的李阳春:“此战,汝当为首功。”

不等李阳春回答,高骈又看向王重任:“令随军五万民夫和五万辅兵将城外粮食抢收,另外令军吏点清城内百姓数量,登籍造册,丈量田亩。”

“先把粮食抢收,等到十月入冬后再出兵收复永昌全境。”

“是!”

李阳春等人连忙作揖,除三万汉军主力外的五万辅兵、民夫则是开始快速抢收粮食。

随军的千余军吏则是开始对永昌城内外的百姓登籍造册,少量试图反抗的蛮民被镇压处死,其余安分守己的蛮民则是平安无事。

半个多月的时间很快过去,随着汉军将粮食收割并存入城内粮仓,军吏们也将图籍和文册交到了高骈面前。

“八千七百五十七户,四万六千五百二十九口,十九万五千四百一十七亩,共收二十八万六千五十七石二斗三斤。”

永昌衙门内,高骈等人听着王重任的禀报,脸上不免浮现笑意。

永昌的百姓,大部分都被祐世隆带往了高黎贡山以西的押西城,所以留下的不算多。

四万六千多百姓,加上十三万军民,合计不超过十八万人。

这收获的二十八万石粮食在非战时状态下,足够十八万人吃四个多月了。

不过高骈不可能不打仗,毕竟他们只是拿下了永昌城,而永昌地界的其他城池还在南诏掌握中。

想到此处,高骈便开口说道:“我军辅兵、民夫已经足够,且永昌城内大半多为蛮民,恐会生乱。”

“吾欲将蛮民尽数迁往昆州、曲州,汝等以为如何?”

云南境内最不缺的就是蛮民,而永昌地域偏僻,又有山川阻隔,不易治理。

正因如此,将蛮民迁往东部,将土地留下后,日后再迁徙汉民来到西部就容易许多了。

“末将附议。”

李阳春用手在案上轻拍,其余人见状也纷纷轻拍。

见众人同意,高骈露出笑颜,张武也开口道:“我军辅兵民夫足以支撑大军收复永昌全境,不过收复这些地方后,还得有人耕种土地才行。”

“当务之急,是请朝廷迁徙百姓进入云南,不然我军只能长期依赖蛮兵蛮民作战。”

“虽说眼下的蛮兵蛮民并未展露任何不妥,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得不防。”

前唐的教训就在眼前,所以对于张武所说的这些事情,没有人选择反驳,反而都觉得十分有道理。

高骈点了点头,表态道:“吾半月前便已经奏表朝廷,眼下只需等待入冬后出兵永昌各处,将各处蛮民土地登籍造册,尽数发往洛阳,便能够让朝廷知道永昌并非贫困之地,只是缺乏汉民开发罢了。”

表态过后,高骈便与张武、李阳春、王建等人商量起了如何出兵收复永昌境内其余各城。

由于永昌城已经收复,汉军粮食民夫尽皆充足,因此高骈等人为了保险起见,选择十月下旬再出兵收复各城,尽量减少瘴气疫病对汉军的伤害。

时间在他们的布置下不断流逝,随着十月下旬到来,汉军兵分多路开始收复永昌各城,而汉军隐藏在南诏中的谍子也给大漢朝廷带来了则好消息。

南诏王祐世隆因为染上疫病而薨,享年四十二岁,其二十四岁的长子隆舜即位,成为南诏第十二代王。

隆舜即位后,随即向大汉请降,并愿意以祐世隆第三子隆啰盛为质送往洛阳。

“准其投降。”

腊月中旬,随着南诏被彻底赶到高黎贡山以西的地界,刘继隆终于是同意了南诏的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三界红包群末日游戏奶茶车总裁大人超给力穿成病娇奸相的炮灰小妾我在大佬身边尽情撒野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道长去哪了古代养娃日常庶道为王霸总的小玫瑰快穿三界之我的宠物是阎罗大佬太莽难驯旧金山往事原来我是漫画里走出的万人迷[反穿书]穿成太后只想咸鱼我在截教看大门将四个巨佬写进耽美文后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逆天仙尊2可爱过敏原领到分配的顶流老公后热搜爆了末世龙帝:从签到开始进化回归后我令反派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