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547章 衣锦还乡(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到底,自家陛下需要的是人,需要足够的人来移民实土。

这些罪民如果都能平安无事的抵达流配之处,以此来将云南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那自家陛下也就没有必要大动干戈了。

自认为想清楚的官员们松了口气,毕竟这次牵连了那么多百姓,哪怕只有半数抵达,也足够云南三司消化许久了。

“河南道、淮南道的京察如何?”

刘继隆不给群臣反应机会,继续向刘烈询问,而刘烈作揖道:“依《大汉律》,理应斩首一百二十四人,流配三千三百九十二人。”

“其三服亲眷十三万五千余人,理应尽数流配。”

“臣以为,可将此批罪民尽数发配大宁、辽东两处,尤其以平壤、辽北为主。”

这次的事情走向没有出乎众人预料,尽管只牵扯了十三万五千多人,但这些百姓也足够让大宁突破二十万,辽东突破四十万人口了。

“平壤高句丽遗民甚众,臣以为可迁徙平壤二万余口高句丽遗民至河南道。”

崔恕眼见罪民迁徙的事情定下,随即便主动提起了平壤高句丽遗民的事情。

如今的大汉收复朝鲜半岛西北部的土地,但此地以高句丽遗民为主,当地四万多百姓里,有两万多都是高句丽遗民,另有数千新罗人,余下的则是胡化汉人。

只要将当地主体民族的高句丽遗民迁徙离开,再迁徙两万多汉人进入平壤,那汉家在平壤的人口情况就能恢复到西汉时期了。

只是如此,刘继隆还远远没有满意,毕竟他想的是收复汉四郡,而凭他通过赵英获得的情报来看,现在的新罗内部局势似乎十分混乱。

若是新罗有分裂的迹象,那大汉便能出兵收复新罗,将大汉的兵锋直抵鲸海(日本海)。

届时,若日本开发石见银矿后返回,朝廷则是可以通过朝鲜直接出兵攻打日本石见地区。

不过这种想法虽好,但摆在大汉面前的依旧是人口问题。

新罗人口经过二百年的太平,体量与渤海国不分上下,大汉想要收复新罗,还得想办法加剧新罗内乱,让新罗国内人口锐减,同时增加辽东的人口才行。

思绪间,刘继隆便开口说道:“平壤耕地众多,可令河南、淮南两道起运粮食,积粮五十万石于平壤,迁二万高句丽遗民往河南去,以五万罪民流配平壤。”

“臣谨遵圣谕……”

见刘继隆开口便要将五万罪民安排到平壤,刘烈下意识便想到了与平壤毗邻的新罗国。

如果自家阿耶与自己所说的石见银矿是真的,那拿下新罗国,确实对朝廷日后掌握石见银矿有好处。

不过新罗山多地少,新罗国人口更是有二三百万之多,并不好对付。

更何况辽东积弱,攻打新罗只能靠河南和淮南、江南转运粮食,眼下似乎不是攻打新罗的好时候。

“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岭南道人口如何?”

刘继隆忽然开口询问,封邦彦闻言愣了下,回忆片刻后才站出来回答道:

“回禀陛下,江南西道有四百八十余万口,江南东道有六百五十余万口,岭南道有二百九十余万口。”

尽管大汉这些年都在从江南迁徙百姓迁往黔中、岭南各处,但江南东西两道的人口依旧不少。

岭南道的人口并不算多,至少在刘继隆眼底不算多,因为其中有不少都是蛮民,更有许多不在册的蛮民。

如今除了岭东的几个州是以汉人为主外,岭西、琼崖、安南都是群蛮与汉人分庭抗礼为主。

正因如此,刘继隆才将这三道留到最后,因为他要做的就是把江南百姓迁徙到云南和岭南。

想到此处,刘继隆目光看向六里,而刘烈也心知肚明的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诸道皆已京察,眼下理应对江南东西两道及岭南道京察。”

刘烈开口后,殿内顿时骚动起来,但很快便恢复平静。

“准!”

刘继隆面不改色的应下,刘烈则是在看到四周没有官员跳出来时松了口气。

“陛下,臣礼部尚书杨知温有事起奏……”

刘继隆曾经的媒人,如今年过六旬的杨知温在刘烈奏表过后站出来开口,这令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他,寄希望于他准备站出来制止京察。

只可惜他们想多了,因为杨知温只是公事公办。

“陛下,吐蕃王遣派世子没卢嘉措出使本朝,眼下已然抵达洛阳国宾馆,请求朝见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佬女配她超有钱[快穿]皇家金牌县令国师的萌徒娇又野从选秀冠军到全球巨星穿书八零:我成了极品家的福气包御前心理师快穿女配系统说败家一个亿剑气长安快穿之历劫我是认真的追击半岛贪吃蛇特殊干饭技巧重生之仙帝归来王者荣耀之百变大魔王拉仇恨从斗罗开始快穿吾之商铺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都市奇门医圣夫人竟把自己捧红了战天胜尊我榜下捉婿翻车了影视诸天:从正阳门下开始锦堂归燕穿成男配他前妻[穿书]我上我真行军训第一天,高冷校花给我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