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年慈禧六十万寿,一律“停勾”
,凡是斩监候的人犯,都可无条件多活一年;以后廿一到廿五年这五年,年年须到刑部活动,列入缓决,多活一年。
刑部书办,绍兴人很多,路子是有,但须上下打点,加上盘缠应酬费用,对鲁迅的父亲周用吉来说,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同时,用吉是胃溃疡患者,这个病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情、充分休息以及饮食调养,而周用吉不具备这一条件,死于光绪廿二年丙申,得年三十七岁。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
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地亡故了。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拳匪乱起,周福清得以出狱。
曹聚仁在《鲁迅评传》记周福清遭祸事说:
(周福清)将出钱人所开一万两银子的期票封在信里,交跟班送到主考的船上去。
那跟班名徐福,因为学会打千请安,口说大人小的,以当“二爷”
为职业,被雇带到苏州去办事。
据说那时副主考正在主考船上谈天,主人收到了信,不即拆开,先搁下了打发送信的回去,那二爷嚷了起来,说里边有钱,怎么不给收条,这事便发觉了,送到江苏巡抚那里,交苏州府办理。
周福清知道不能躲藏,不久就去自首。
移到杭州,住在司狱司里,一直监候了七年。
到辛丑(一九〇一年,光绪二十七年)一月,依照庚子年(一九〇〇年)刑部在狱人犯悉予宽免的例,准许释放,才得出狱回家。
当他入狱时,周建人说:“本家们因同族中的事情立了一个议单,这时父亲避难未回,本家就带着的态度,叫十三岁的鲁迅签字,鲁迅觉得这些言语及举动对他是很大的压迫和侮辱。”
可想而知的,李慈铭亦必在被骂之列,结怨已非一日。
至于此案之初次上达天听,并非由于崧骏的奏报,而是由于江西道监察御史褚成溥所发难。
褚成溥字伯约,浙江余杭人,光绪六年成进士,与李慈铭同年。
我很疑心,褚成溥上疏论此案,出于李慈铭的嗾使。
褚疏上于九月初二,即日奉上论:“科场舞弊,例禁綦严;若如所奏各情,殊堪诧异。
着崧骏严切根究,务得确情,按律定拟具奏。”
隔了两天,浙江的奏折才到。
按:光绪十九年秋闱,弊案迭起,上疏抨击者,除了褚成溥以外,还有江南道御史联、山东道御史庞鸿书、福建道御史安维峻,以及浙江道御史林绍年等。
林绍年所劾的丁惟禔,以及由丁案所牵涉的饶士腾,还有投信仆人姓名,奏折中称为陶阿顺。
此处名为徐福,可能陶阿顺为顶名。
因徐福到案,如供出实情,则殊多未便。
所开为一万两银子期票,此说可信;兑现日期,自然是在发榜以后。
奏折中说是“空票”
,无非照应“虚赃”
二字,以便改轻罪名。
鲁迅生于民前三十一年,亦即光绪七年,至十九年正为十三岁;据此记,可知周用吉当事发时一度逃避。
周氏族人趁火打劫,处分了周家的财产。
可见,周福清在亲族中,人缘不佳。
鲁迅记其祖父性情云:
介孚公爱骂人,自然是家里的人最感痛苦,虽然一般人听了不愉快,因为不但骂的话没有什么好听,有时话里也会有刺,听的人疑心是在指桑骂槐,那就更有难受了。
他的骂人是自昏太后呆皇帝直至不成材的子侄辈……
他的骂法又颇是奇特,一种说是有人梦见什么坏人反穿皮马褂来告别,意思是说死后变猪羊,还被害人的债,这还是平常的旧想头,别的是说这人后来孤独穷困,老了在那里追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