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次的风筝更大,装有简易舵翼与降落伞装置。
少年首领兴奋地告诉她:“我们打算飞越帕米尔!
地图上已经标好了路线!”
她抚摸那粗犷却精巧的骨架,忽然问道:“你们怕摔吗?”
“怕。”
少年坦然回答,“但我们更怕一辈子只在地上看别人飞。”
她笑了,掏出随身铜章,轻轻挂在风筝前端。
“那就带着这份勇气起飞吧。
记住,飞得高不如飞得久,飞得久不如飞得对方向。”
次年春,那只风筝真的完成了跨越天险的壮举。
虽然降落在一片雪谷,三人受伤,无人死亡。
他们带回沿途地理记录、气象数据与部落问候,成为首支实现民间跨域飞行的队伍。
混忽亲撰《致飞翔者》一文,刊于万国学府教材首页:
>“人类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我们征服自然,而是因为我们敢于梦想超越自身。
每一次起飞,都是对重力的反抗,也是对自由的致敬。”
岁月流转,第十个全民共议日到来。
议题前所未有地尖锐:**是否允许人工智能参与政策模拟与公共事务建议?**
争议再度席卷西域。
保守派疾呼“机器无心,岂能治国”
;进步派则认为算法可破除偏见、提升效率。
寺院僧侣担忧信仰被数据解构,工匠协会害怕失业潮来袭。
混忽未急于表态。
她下令在全国举办百场“人机对话论坛”
,邀请哲学家与程序员同台辩论,农民与机器人共演劳作场景,诗人与AI合作写诗。
结果令人意外:一首由老妪口述、AI润色的悼亡诗感动万千读者;一台农业机械准确预测蝗灾,挽救万亩麦田;但也有一名少年因过度依赖智能导师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休学归乡。
最终投票结果:**五成八**支持有限度引入AI辅助决策,前提是必须公开算法逻辑、接受民众审查、且最终决定权归人类议会。
混忽签署法令,成立“智律司”
,专管人工智能伦理规范。
首任司长竟是迦罗越??那位曾主持抗疫的女医官,如今已是八旬老人。
“你怎么想到选我?”
她问。
“因为你一生都在对抗看不见的敌人,”
混忽说,“病毒无形,偏见无形,现在,代码也无形。
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守住人性的底线。”
又两年,赵承业病倒。
他晚年致力于整理《机关院典籍》,将毕生所学编为《技艺与德行》十二卷。
临终前,他握着混忽的手,虚弱地说:“我走了以后,别立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