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某次省委常委会上,一名分管农业工作的副省长提出质疑:“你们青阳县的做法固然值得肯定,但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如果各地都像你们这样搞‘自选动作’,会不会影响整体政策的统一性?”
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朱武沉稳回应:“改革本身就是探索的过程。
我们不是要否定统一政策,而是在执行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找到最适合本地的发展路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政策落地生根,而不是停留在文件上。”
这番话赢得了部分与会者的认同,但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
朱武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要么继续推进改革,承担更大风险;要么退守常规,维持现状。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干部培养: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朱武始终认为,干部队伍建设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他常说:“再好的政策,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来执行,终究只是一纸空文。”
因此,在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他也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干部培养工作中。
他推动建立了“干部成长档案”
,对每一位科级以上干部的工作经历、能力特长、思想动态进行全面记录,并定期组织述职评议,优胜劣汰。
对于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他大胆提拔使用,安排他们到重点项目、重点岗位锻炼,提升实战能力。
李晓明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作为“精准扶持行动计划”
的具体执行者,他在短短一年内,从一名普通科员迅速成长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并被任命为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
朱武对他寄予厚望:“你不仅要管好这个项目,更要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
与此同时,朱武还注重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他经常亲自给年轻干部授课,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治政理念,强调“为民服务”
的初心和使命。
他说:“我们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来谋私利的工具,而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在他的带动下,青阳县的干部队伍风气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扎根基层,投身改革事业。
这也成为当地改革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
###跨境合作:打开国际视野的新窗口
在推动国内改革的同时,朱武也没有忽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他深知,全球化时代,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可能孤立存在。
为此,他积极推动青阳县与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并促成多个投资项目落地。
有一次,他带队访问越南,与当地企业洽谈农业合作事宜。
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越南官员问他:“朱书记,您为什么这么重视国际合作?难道不怕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吗?”
朱武微笑着回答:“合作共赢,才是未来。
我们不是要依赖谁,而是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找共同发展的机会。
中国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这次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涵盖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回国后,朱武又着手推动建立“一带一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