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凌北市委大楼会议室,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刘萍作为市政法委书记,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市委书记孙宏图的左右手之一,又是市委常委里唯一的女性,一直都是凌北市的风云人物。
对于一个女人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已经是非常不易,没有一些手段,确实很难。
段斌面对刘萍的质问从容应对,“你说的非常正确,没有证据就抓人,那是捕风捉影,滥用权力,督察组不会也无权那么做,既然你要证据,可以给你,今天要让你心服口服。”
段斌使了......
朱远航在皮山县的调研工作接近尾声,但他的思考却愈发深入。
固玛镇的走访让他意识到,在民族地区推进治理现代化,既要尊重传统、保护文化,又要顺应时代、推动发展。
这种平衡,正是考验基层治理智慧的关键所在。
第四天一早,他带着张文斌和几位助手前往皮山县工业园区考察。
这是近年来政府重点打造的产业聚集区,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轻工业制造为主,吸纳了不少本地劳动力。
“园区目前有企业三十多家,带动就业一千五百余人。”
园区负责人介绍道,“其中不少是返乡青年创办的企业,他们在政策扶持下逐步成长起来。”
朱远航边听边看,走进一家棉纺厂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操作机器,生产线上井然有序。
他与一位年轻的女工攀谈起来。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回家乡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工资也不低。”
她笑着说道,“我很满意。”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朱远航点头,“产业发展要能真正惠及群众,不能只停留在报表上。”
随后,他又走访了几家企业,了解他们在融资、用工、物流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并当场指示随行人员将问题汇总后提交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尤其是对边疆民族地区来说,只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他在园区会议室里对大家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招商引资,而是构建一个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生态体系。”
当天下午,朱远航一行又前往皮山县职业技术学校,这所学校承担着为当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资金有限,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
“我们希望能引进一些先进的实训设备,并与内地职业院校建立合作机制。”
校长向朱远航坦言,“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到实用技术,毕业后也能顺利就业。”
朱远航认真听取建议后表示:“我会联系相关教育基金会,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同时,我们也可以推动‘东西部职教联盟’计划,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基层。”
离开学校后,他特意安排了一次小型座谈会,邀请了几位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参加。
他们中有人已经找到了工作,有人还在求职路上挣扎。
“我想留在家乡创业,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一名叫阿迪力的年轻人有些迷茫地说。
“你可以先参加我们即将启动的‘千名乡村治理骨干培养计划’。”
朱远航鼓励他,“这个项目不仅提供技能培训,还会安排导师指导你如何规划人生、开展创业。”
座谈会气氛轻松而热烈,年轻人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朱远航一一耐心回应,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夜色渐浓,调研组回到县委党校宿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