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14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事实证明,只要官员胆敢坚信自己所做之事能在事后一五一十地上表朝廷,也胆敢无视当地势力的盘根错节,便能一鼓作气地挽回摇摇欲坠的民心,让更多人平安度过这个冬天。

他刘仁轨此次违背法令办事确有不妥,也愿意在随后返京接受律法制裁,但希望陛下酌情考虑,在灾情期间准许当地官员在地方抢险上,做出有针对性的举措,可在必要之时先斩后奏。

此外,朝廷不仅该当给予官员一定的自主权,还应当对民间的灾害自救设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并对愿意参与赈灾的百姓团体和富户给出褒奖制度。

只要中央大权不失,整体把控局势的力量稳固,地方救灾的活跃并非是在做出冒犯,而是令大唐境内的大灾能以更快的速度翻篇。

当然,人命关天,再派遣他人接替巡查,恐怕耽误时间,请求陛下准允,等到他将河南道各州各县全部走访完毕后,再回长安来接受问责。

反正他都活到这个岁数了,到时候提头来见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

李治看得又是欣慰,又觉额角青筋直跳。

饶是他知道刘仁轨就是这么一番脾性,要想让他循规蹈矩可能本就有些困难,也知道他是想要做出改变救济民生,还是觉得这奏表之中死不旋踵的傲气让人憋得慌。

他现在算知道什么叫做师徒相似了。

此前刘仁轨干得最为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是火烧倭国海船——那怎么说也是弘扬大唐国威的天大好事。

可今日的这一出,却是在人情与法理之中,各有一番争论。

也让人不知该不该对他有所纵容。

和向来在脾性上势如烈火的安定公主,在想做就做这方面,简直是太像了!

“媚娘觉得该当如何处置?”

李治合起了奏章,揉了揉今日已因事情过多而有些晕眩的头脑,朝着武媚娘发问。

那怎么说都是当朝右相,提请的建议还意在做出不小的转变,不能敷衍了事。

武媚娘回道:“不如先以宰相议事,大略定个方向,后在朝会上予以定夺吧。”

想到安定在同一日令人急报回京的书信之中所说,她正要以调拨行会人手与关中灾民为由返京,请阿娘代为拖延时间,武媚娘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故而在给出这个答案的时候全无一点犹豫之色。

怎么说呢,宰相议事这种事情,简直是最容易将本来简单的事情搞复杂。

若像是当年废王立武时期一般人人都听长孙无忌的情况,可能做决定都要比现在快一点。

陛下意图通过委任亲信为相,对外证明朝堂大权并未被他尽数交到天后手中,却也让这个内朝议事的气氛好生古怪。

阎立本就不用说了,从将作大匠升任工部尚书,而后为相。

比起研究政事,可能还是将作监的任务更适合他一些。

真到了这等议事环节,大多数时候是做个好好先生。

李敬玄此人在选拔官员上有一套,但在具体政务上总爱空谈,又和刘仁轨有些龃龉。

姜恪乃是凭借战功升迁的宰相,可论起战功,又大多是作为凉国公契苾何力的副手,若要讨论军情尚可,讨论这等救灾之事就有些抓瞎。

以特进名义被请来此地的许敬宗显然在举荐了女儿为度支巡官后就已做好了安分度日,以保晚节的准备,说出来的话不是一般的能打马虎眼。

还有……

总之,李治差点因为这出宰相议事给气得风疾加重,最终还是选择将此事直接放在朝会上商议表决。

只是在这次朝会之前,又有一出意想不到的消息抵达了长安,让又一出事宜必须予以商榷——

西海都护府长史裴行俭,吐谷浑国主慕容忠与摄政王太后弘化公主、东女国敛臂女王联名上书,请求增兵青海。

按照奏表中所说,自数年前吐蕃惨败于吐谷浑边境,甚至阵亡了其大相禄东赞以来,大唐以派遣僧侣经由印度进入大小勃律、吐蕃的方式探查军情,自这两年间已有成效。

在半月前,有一条消息传至西海都护府,声称在吐蕃境内有兵马异动,还与此前征讨象雄、勃律等地的动静大不相同。

算算吐蕃在这几年间的积累,若要趁着大唐动乱灾荒之时来袭,方今就是最好的时候。

即便吐蕃曾在大唐举行封禅之时极有礼数地上表称臣,又在近年间从未断过对大唐的岁贡,依然不能对他们放松警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绑定天才就变强斗罗之魔君我真不是科技巨星啊陌路中有你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前世宿敌和我同寝室仙酿师重生1993斗极品[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快穿之炮灰打脸忙全球每月一个新规则快穿之这个反派是我家的从吞噬开始万倍增幅穿成反派的病弱同桌联盟之魔王系统囚凰(狗血)诸天最强女主火影之最强血脉前情难续:爹地,你出局了!璀璨星途男主的自我修养救世等于死一死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镇国战神当凶宅成为万人嫌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