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17章(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河北道黎阳仓距离安定公主开河辟田处不远,需至八月之后才能陆续有米粮存入,南方山阳仓倒是还有七十来万石的存粮,但需用于扬州大都督府驻兵所用,以及赈济江淮一带,谨防南部动乱。

如此情形以你看来,若要将其调度北上,需走哪一条路线,又该当先挪用多少存粮呢?”

她顿了顿,饶有兴致地观望着狄仁杰的表现:“你才从河南道回来,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应当不难回答吧?”

狄仁杰心中快速思量。

若这只是个寻常问题的话,当然不难回答。

他与刘仁轨巡查的最后一站,正是山阳仓。

而之所以将此地放在最后,正是因为,开仓放粮必须要有节制。

山阳仓地位特殊,若能将灾情所需米粮在当地解决,尽量不要动到此地的府库库存,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若要将其送往西海,便应当先将其经由通济渠送往洛阳,再行考虑转运之事。

但狄仁杰既然明知此地这批粮草不可擅动,也知道,若只运送十万二十万石军粮,等真正送达的时候损耗已占三成,实在是过于浪费,就绝不可能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是了,这个问题有陷阱,不能以常规方式作答。

“敢问天后,”

狄仁杰回问道,“河北道新田之中种植的可是宣州稻?”

武媚娘回道:“是。”

狄仁杰道:“那么黎阳仓能得到补充的时间不在八月,而在六月或者七月,以满足河北道的灾民所需。

但在收成之前,因河南、河北聚集人口众多,还有关中百姓流亡于外,七月之前,洛阳的含嘉仓与淮安的山阳仓都不能擅动,以防出现连年灾祸。”

这句连年灾祸的揣测,换了旁人或许还要犹豫一二,在狄仁杰这里倒是一点没带犹豫的意思。

见武媚娘非但没有因他否定了题目而生气,反而流露出了几分对他的赞赏之意,狄仁杰愈发笃定地说了下去,“山南东西二道的存粮已基本调度完毕,同样不能继续过度消耗,剑南去岁遭灾,加之对外送粮多为陆路,不在可选范畴内。

所以真正能动的,其实是关内道与河东道。”

“更准确地说,是北都一带。”

北都,正是李唐兴兵的太原,也是,狄仁杰的家乡。

武媚娘接话:“若我没记错的话,你在前来长安任职之前,是并州都督府的人。”

“是!

这也是为何我敢下这个判断。”

狄仁杰回答得很是果断,甚至愈发有了几分侃侃而谈的架势,“总章、显庆元年天灾中,河东的遭灾情况远不如关中。

以太原为界,南部的汾河流域并未因旱灾断流,早年间修建的横城渠、甘泉渠也在起到灌溉效果,虽然收成不如往年,但太原府库内存粮并不比山阳仓少太多。”

“此外,若启用洛阳、淮安甚至是关中粮仓支援行军,需走渭河路线,水浅船小,运送经费反而很高,但若自太原运送军粮入大河,连续多段河道都为沙质河槽,运载稳定,除了石嘴山一带险滩颇多,需要效仿三门峡漕运走陆路之外,几乎都能缓速通行。

这是另一个有利的条件。”

事实上,这其中的一段往来航运,还是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就已有过通行的,承载过单次六十万石军粮的运输。

其他人或许会不记得这段历史沿革,狄仁杰乃是太原人士,又怎么会不记得这段因河曲戍防而出现的漕运。

现在需要做的,不过是将太原重新作为漕运中枢,将河东道与关内道的粮草经由黄河运往陇右罢了,也就是——

再往上多走出一段。

狄仁杰总结:“先入大河,后经湟水,再补上最后一段陆路运输,比起调度洛阳、淮安余粮,动摇中原应灾库存,应当更为合适得多。”

武媚娘问道:“打造木舫以便承载军粮的支出,你又是怎么考虑的?”

狄仁杰既已将目标放在了黄河中上游的航运之上,自然不会忘记考虑航船上的成本和建造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绑定天才就变强斗罗之魔君我真不是科技巨星啊陌路中有你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前世宿敌和我同寝室仙酿师重生1993斗极品[娱乐圈]姐妹,搞桃浦吗快穿之炮灰打脸忙全球每月一个新规则快穿之这个反派是我家的从吞噬开始万倍增幅穿成反派的病弱同桌联盟之魔王系统囚凰(狗血)诸天最强女主火影之最强血脉前情难续:爹地,你出局了!璀璨星途男主的自我修养救世等于死一死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镇国战神当凶宅成为万人嫌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