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果说,医学的目标是为了了解人体内部的奥秘,那么这一点难道不是生物学的研究目标吗?为什么西医要掺合进来研究呢?
思之令人发笑。
但是,仔细一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左右一个学科设立与否的人,绝不会是蠢人。
因此“临床医学”
的设立对于西医来说,并不是心血**或者脑洞大开。
无独有偶,早在中国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大医精诚》一文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他评价部分学医的人:“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
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虽然话有不同,可其中的道理却是一样的。
医学院的毕业生开始实习时,如果抱着书治病,不被人骂的可能性是零,而被骂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一百。
在中医看来,这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和久经沙场的老将之间的区别,是经验问题,是任何一个职业的从业者从新手到老手的必然经历。
但在西医看来,这却成了学科专业层面的问题。
也就出现了一种尴尬的现象:某人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然而把他拉到病人面前,则落荒而逃。
这种落荒而逃并非是经验不足带来的心虚,而是跨领域的无知导致的恐惧。
如果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已经到了需要分成不同专业的程度,那么问题就大了。
这与应用物理、应用化学之类的学科有相当大的不同。
这两门学科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本学科理论并无太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理论物理化学主要负责研究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多倾向于对理论是如何产生和推理出来的以及理论是如何验证的进行研究。
而应用物理、化学则是在操作层面上,研究本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也就是说,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之间,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互为补充和指导。
而西医呢?临床医学虽然嘴上说是基础医学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但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并不能认为是基础医学理论的实践体现。
同时,基础医学的理论来源也并非是临床医学,而是来自于生物学和化学。
从这个层面上看,西医的理论体系已经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