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比如于少保就非常可以。
虽然于少保是个文人,但于少保是真的有大才。
于少保担任了兵部尚书之后,各方面都做的非常的不错。
这些年来,若非是于少保居中坐镇,东征西讨,安排兵马做出了种种事情来。
大明的问题,将会更加的严重……”
听到朱祁钰的话后,朱元璋点点头道:“于谦确实很可以。
咱都挺佩服他。
并为咱大明,在居然能够出现了于谦这样一个架海紫金梁,而感到庆幸。
可是,又有几个于谦?大明两百多年,只出了这么一位!
不能把于谦这个个例,当成整体。
若是人人都能够如同于谦于少保这般,一心为国。
那大明根本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事儿。
也不可能在今后,令的文武失衡到那种程度。”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朱祁钰又一次点头,并把自己太祖爷,所说的这话,给记录下来。
,!
朱元璋道:“这事儿,也有解决的办法。
首先便是要推行武举,把武举这件事情给定下来。
不能只有文官们可以考试,武将们一定要考试,选拔人才。
也每三年举行一次。
不仅要举行武举,还有努力的推动军事讲武堂的出现。
要尽量的去培养相应的人才。
让我大明的诸多青年人,能够系统的学习到,相应的战斗知识。
得到培养。
为什么文官可以越来越强,而武将却不断的被削弱?就是因为文官每三年有一次科举,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新的人才补充。
而武将们,却很难得到这种大规模的提拔。
除非遇到开国之战。
再加上又没有武举,以及相应的讲武堂,自然而然是比不过那些武文官。
至于那些,一直流传下来的勋贵们。
他们的后世子孙,过上几代很容易就被荣华富贵眯了眼,大多都是草包。
一个个当个吉祥物还行。
所以要改变这个局面,必须要把讲武堂,还有武举都给推行下去。
这事儿,你最近几天,就尝试着推行。
推行不下去了,咱再站出来一锤定音,把这事给弄成了!”
朱元璋在这里给朱祁钰出谋划策。
把他之前,从好女婿韩成口中,所得到的诸多消息。
都给说了出来。
朱元璋的这些话,听的朱祁钰整个人,都是极其震撼,宛若被醍醐灌顶了一般。
只觉得心中的诸多疑惑,都被劈碎。
宛若遇到了炽烈阳光的迷雾一样,在迅速的消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